净空法师:不管他是在家出家,真正有德学就足够作

我出家的时候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就遭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许多长老都不原谅,认为出家人不应该跟在家人学,这个话是人说的,不是佛说的,我们「依法不依人」。佛当年在世的时候,我们知道维摩居士讲经说法,我们看《维摩诘经》,这就知道了,维摩是居士,他有太太,有妻子儿女,在家居士。他讲经说法,释迦牟尼佛的学生舍利弗、目犍连去听经,也要顶礼三拜,右遶三匝,跟对佛的礼节完全相同,佛这些弟子没做错事情。而且佛是鼓励他们去听经,去听维摩居士讲经,怎么可以说是出家人不能听在家人讲经?就把在家人一贬就贬得那么低,这个错误的。

晚近,欧阳竟无居士,这很了不起的一个人,民国初年办「支那内学院」,他负责主持这个内学院的教学。内学院实在讲只办了两年,但是这个两年对於民国初年的佛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许多法师、大居士们都是内学院出身的。大家知道的梁启超先生,就是内学院的学生。他在内学院院训里面就引经据典讲得很清楚,佛法是师道,师道是老师第一大,只要是老师的地位,不管他是在家人、是出家人,男女老少都不论,他是老师,学生就必须要尊师重道。他引的经论很多,这个话不是随便说的。我们听人家说话,自己要有能力辨别他这个话说的是对还是不对,有一些似是而非,我们不能被人迷惑了。这个就是常常讲的「增益邪心」。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唐朝时候的傅大士,这个诸位要知道,这是在家居士,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多少出家人,比丘、比丘尼拜他作老师,跟他学的,在家居士主持道场的。在家居士主持道场弘法利生,自古至今很多很多,成就不亚於出家人,所以要是说出家人不能跟在家人学,这就错误了。

我学佛的时候初到台中,那个时候我过去一个老校长周邦道先生,在抗战期间的时候他是国立第三中学的校长,我在那个学校念书。遇到老校长,老校长是一再勉励我,那个时候我出家了,再回到台中去,他说一定要尊重老师,特别嘱咐学道没有先后。他真的有德有学,我们就跟他学,不管他是在家出家,真正有德有学就行了,足够作我们的师长。不要认为李炳南老居士是在家身分,我们今天是出家人,就不好意思跟他学了,这个观念就错误了。

现在还有一些出家的大德对於这本经排斥,为什么排斥?这是在家居士编的,所以他拒绝,他不肯采取这个本子,这个都是很麻烦的事情。那不用这个本子怎么办?五种本子都找来,念五种本子。五种本子不全念,经的意思就不圆满。实在这个经三次的会集都是在家居士,还没有出家人做这个事情。王龙舒居士是第一个,宋朝时候人;魏默深也是在家居士;夏莲居;三个人都是在家居士。就是彭际清的节校本,彭际清也是在家居士。对净宗有莫大的贡献。如果说是在家人会集的,出家人要排斥,那么莲池大师没有排斥王龙舒的,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里面引用《无量寿经》,经文一半以上都是引用王龙舒居士的会集本,可见得莲池大师没有分别心,对於王龙舒非常赞叹。龙舒居士往生是站著走的,不简单、不容易。

所以这个「世智聪辩,增益邪心」是非常可怕的一桩事情,不但误了自己,还障碍了别人,障碍别人必定要负因果的责任。如果这个人诚心诚意念佛求生净土,他这一劝,让人家把这个净宗法门舍弃掉了,跟他去学去了,这个罪过就非常非常大。明明人家一条了生死成佛道的光明大道,你把他从佛路上拉到轮回里面来了,这个罪过多大,所以他为什么会堕三途,误人罪大,误自己这个罪小,误了别人。

无量寿经(第五十五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55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严持戒律学忍辱

宣化上人:严持戒律学忍辱

严持戒律就是没有脾气。◎一九八一年六月六日开示戒律就是修行人的生命,如果犯戒,等于生命断了一样地悲哀。世尊在将入涅槃时,曾告诉阿难尊者说:“以戒为师。”由此可以证...

【心中心法】是什么?心中心法去手印分解图

【心中心法】是什么?心中心法去手印分解图

心中心法(解释)  心中心法,唐密、藏密红教、东密各有传承。心中心法在西藏和日本都是不轻传之密法,不经过一番艰苦的修习,不具备相当的密法基础,是很难得到的。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重新崛起的无相密乘心中心法...

济群法师:皈依后不该做​什么

济群法师:皈依后不该做​什么

皈依后不能做什么?三皈誓言中的“皈依佛,终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便是获得皈依体后应遮止的范畴。遮止学处中首先要求我...

净空法师:放下是不是绝情绝义?

净空法师:放下是不是绝情绝义?

人与人宿世的缘分,亲爱的缘分是多生多劫,怨恨也是多生多劫,情跟爱、怨跟恨统统都要放下,全都是障道的。从障道方面来说都不是好东西,都要放下。放下是不是绝情绝义?不是...

明华居士:有些人学佛后,变得更容易生气

明华居士:有些人学佛后,变得更容易生气

  核心提示:我们在没有智慧,在没有了解别人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去跟着他人学佛;作为普通人,避免生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回避,时间可以让我们不再对别人生气!我们学佛网...

我们都是会犯错的孩子,请给犯错的人,多一份宽容

我们都是会犯错的孩子,请给犯错的人,多一份宽容

/* Generator: eWebEditor */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