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D 95
958经~964经:此七经均为婆蹉种的出家人请教佛或佛大弟子的相关问题。958经是婆蹉种的出家人至目犍连尊者处,问“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问题,事实上佛陀对这些问题是从来不会予以回答的。佛陀为什么不回答呢?因为在佛陀看来,在没有搞清楚五阴以及其集灭彭泽患离等问题之前,回答这些问题纯粹是一种徒劳。当我们把五阴的问题彻底搞清楚了,就不会去在如来生死问题上纠缠不清了:“如实知故,于如来有后死则不然,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则不然,甚深广大,无量无数,皆悉寂灭”。959、960经与958经大体相同。 961经是婆蹉种请教佛陀:“云何,瞿昙!为有我不?”佛陀再三没有回答。这位出家人见佛陀再三保持沉默,觉得很没趣,便只好离去。此时阿难正在佛后执扇,于是阿难问:“世尊!彼婆蹉种出家三问,世尊何故不答?岂不增彼婆蹉种出家恶邪见,言沙门不能答其所问?”意思是如果一直不予回答,可能会招致人家的诋毁之心,认为这位大和尚连一些基本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事实上佛陀很是高明,他对阿难说: “我若答言有我,则增彼先来邪见;若答言无我,彼先痴惑岂不更增痴惑?言先有我从今断灭,若先来有我则是常见,于今断灭则是断见。如来离于二边,处中说法,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谓缘无明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佛陀这段回答十分经典。从这段经文我们明显地看出,佛陀的保持沉默,远远比回答的效果要好得多。这位婆蹉种出家人的问题是“为有我不”,也就是这个“我”是否真实在。如果回答说“是”,这本身就是一种邪见;如果回答说“无我”,可能人家会更加摸不着头脑,徒增疑惑,一定会说,先前认为有我,从今以后就变成没我了(我之断灭)。我们知道,“有我”落于常见(身心常住不灭),“无我”落于断见(认为是一期生命,死后什么都没了,从根本上否定轮回)。如来从来不会落于两端,故而如来既不说有,也不说无,所行的乃是中道。这个中道,就是我们常说的因缘相依所生法。 662经乃是婆蹉种问佛:“云何瞿昙作如是见、如是说:世间常,此是真实,余则虚妄耶?”佛陀对这种说法予以否认,说他从来没有说过类似的话,因为这种见解是“倒见”、“观察见”、“动摇见”、“垢污见”、“结见”。正因为这些不正确的知见,才导致我们的苦、阂、恼、热,使愚痴无闻凡夫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随之而生。而如来之见便是如实知见四圣谛,唯有四圣谛乃是如来知见,其余皆为颠倒邪见。当我们一旦达到解脱,便所谓“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佛陀作譬道:“犹如有人于汝前然火,汝见火然不?即于汝前火灭,汝见火灭不?”婆蹉回答“是”;佛问“向者火然,今在何处?为东方去耶?西方、南方、北方云耶?”婆蹉回答说“若有于我前然火,薪草因缘故然;若不增薪,火则永灭,不复更起。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去者,是则不然。”此时婆蹉的回答,算是比较正确,这就是火依薪草而燃,当薪草烧完了,火自然就熄灭;如果不断地朝火里添薪,那么火就会一直燃烧下去,这就便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因缘和合道理,即“色已断已知,受想行识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无复生分,于未来世永不复起”。经中与后面的963经都是提到了十四无记,此十四无记的主要内容为: 1、常、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 2、有边、无边、边无边、非边非无边; 3、命即是身、命异身异; 4、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 以上分为四类,共计十四个小类。 964经是婆蹉种请教佛陀有关善与不善法,以及比丘、优婆塞的各自果位。 1、婆蹉问:“有善不善法耶?” 佛言“有”,主要有: 贪、瞋、痴为不善法,离贪、瞋、痴为善法; 十恶行为不善法,十善行为善法; 邪见为不善法,正见为善法。 2、问:“颇有一比丘于此法、律得尽有漏,无漏心解脱,乃至不受后有耶?” 佛回答说不仅有一比丘(比丘尼),哪怕是数不清多众多比丘(比丘尼),都可以达到“不受后有”(四果阿罗汉)的修持果位。不过像诸如优婆塞一般最高成就阿那含的果位(断五下分结)。在本经中,佛陀提到了修持“止观”法门,“有二法,修习多修习,所谓止观。此二法修习多修习,得知界、果,觉了于界,知种种界,觉种种果”。(6.24.) 从前,古印度的阿梨提国有一位长者,十分富有,但他为人极其吝啬,为人凶暴,缺乏慈心。他家有一位老年婢女,从早忙到晚,还是不让她吃饱穿暖,甚至没有休息的时候,稍有过失,还要遭到鞭打。 一次,老婢... 对婚姻损害比较大的几个主要原因!求好姻缘,先要提升福报改变自己!业力相近,方为夫妇(求好姻缘, 先要提升福报改变自己)很多女人总想,工作好事业好,不如嫁得好,所以... 上师教言集:今天讲的是回向殊胜。发愿和回向最殊胜的还是《普贤行愿品》,但很多人要了知《普贤行愿品》里面的内容可能有点难度。所以最简单的回向殊胜就是:不管今天行持了... 问:佛家说的宽容和儒家宽容有何不同?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话是儒家行恕道者的根本依据。《中庸》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佛教则不...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了一个荒僻的村落当中。大家知道,在古时候农村,大马路上晚上是没有电的。漆黑的街道上,络绎不绝的村民们默默地你来我往。苦行... 在世间,有些人身体还算健康,但心灵却很痛苦。按大乘教言来讲,此时要么将之转为修行的顺缘,要么将之转为道用。本颂云:在即生中,当自己的心出现各种各样的苦楚时,要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