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我出家之后,专修这个法门

万事忍为贵

一忍,万事了,什么麻烦也没有了。

◎宣化上人 开示于

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

修行的秘诀,就是要少吃。为什么?因为少吃少生欲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常乐就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生菩提,生菩提就得解脱;得解脱就能任运自在、生死自在、智慧自在,总之,一切皆自在。这是修行人所必经的途径,共勉之!

修行人要忍耐,无论什么境界来考验,都要用忍耐心来忍受,咬紧牙根,冲过难关,那就会风平浪静,自然安宁。在工作时,不愿意做的,也要忍耐着去做,久而久之,习惯就成自然。总而言之,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心安理得去做,不要有躲懒偷安的心理,或者敷衍了事。如果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那就与道相违背,简直是指佛穿衣、赖佛吃饭,混光阴,实在没有出息。

我一生用“忍耐”二字为座右铭,无论在什么环境之下,绝对不投降,一切忍受于身,忍受于心。我在东北家乡时,能忍冷忍热,在三九天(最冷的时节)我不穿鞋袜,赤足在冰天雪地行走,把脚冻得很痛,我也忍耐着,一忍便不痛了;在三伏天(最热的时节),热得头昏脑胀,眼冒金花,走路时,天旋地转,眼前发黑。若是普通人,一定热得发慌,可是我认为无所谓,只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就好了。我用“忍耐”二字作为法宝,来克服一切困难,忍寒忍暑,忍风忍雨,忍饥忍渴,一切都忍,绝不竖白旗。

我出家之后,专修忍辱法门。若有人骂我,听不见,或者当他在唱歌,自然平安无事。如果有人打我,绝对不还手,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接受。又忍受做早晚课,在清早上殿的时间,正在甜睡中听到打梆声,即刻起身漱口洗脸,便上殿等候,每次都是先到五分钟,没有一次迟到。

我从出家,一直到现在,都用忍耐行事。我到外边参学时,无论做早晚课,或讲经说法,或听经闻法、上殿过堂,没有落后过一分钟,都是提前先到。这是我过去的情形,今天告诉你们,这是我现身说法。

想要真修行,不可以懒惰,做事要争先恐后去做,不可以没有忍耐心;无论什么不能忍也要忍,无论什么不能受也要受。忍受一切,这是修行人的指南针,尤其是在学习的阶段,更要忍受。就算实在忍无可忍,还是要忍,所谓:

忍片刻,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可以随便发脾气,要晓得无明火能烧功德林,这是至理名言,也是经验之谈。切记!切记!慎勿动肝火。各位!不可随便发脾气,觉得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看什么都不顺眼,世间的事,都不如自己的意。可是退一步想,忍!忍!一忍,万事了,什么麻烦也没有了。

我们修行人,一切要认真去做,不可懈怠,不可放逸,要严守道场的规矩;不是说天天来听经,不缺席,对于其它的事情,就马马虎虎,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或者上供,或者早晚课,或者法会,都要早些到大殿等候,将来所得的果报,才能圆满;否则样样迟到,将来会失去开悟的机会。

凡是做什么事情都晚来一步,所得的功德,也不会圆满。

我们修行人,不要自己给自己讲道理,自己给自己做辩护律师。所谓“如是因,如是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是天经地义的定律。种圆满的因,便结圆满的果;种一半的因,便结一半的果。这一点,大家要真正地了解,不可当作耳边风。

【编注】恭录自《宣化上人開示錄(五)》

 

点我:

相关文章

南怀瑾先生:“打坐”的好处

南怀瑾先生:“打坐”的好处

现在告诉大家,为何需要打坐修定。打坐盘腿修定,与明心见性没有多大关系。真的明心见性,不一定是靠打坐的,但又有绝对的关系。若想回到本来清净面目,进一步转换这个色身,...

听闻解脱----记广西一居士依信心成佛的实例

听闻解脱----记广西一居士依信心成佛的实例

应广西贺州居士再三祈请,大恩上师丹真绒布仁波切于2008年2月18日第一次到贺州弘法。当天下午,上师为60多位弟子授完皈依戒之后,问道:“你们这里有位老太婆,刚去...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智慧之怎样才会不生气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智慧之怎样才会不生气

每个人都有生气的体验,有的时候发生什么或是别人说了些什么,影响、侵犯、伤害了我们,我们就发脾气;还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比如看看电视、和别人聊聊天,...

贫穷的几个主要原因

贫穷的几个主要原因

贫穷的几个主要原因:吝啬、不孝、邪淫、懒惰我并不乐意多说求财法,因为我知道求财要比戒色难的多,用梵音楞严咒让人戒色,让别人心态变好,看淡一切,这些利益都是明显的,...

净空法师:要从内心里面流露出谦虚恭敬,你才能断

净空法师:要从内心里面流露出谦虚恭敬,你才能断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尔时』,是前面地藏菩萨跟我们说明,念佛的功德利益,说完之后这个时候。懂得念佛,还要懂得念法。这段经文里面,...

别以为堕胎只是女方一个人的错,男方一样会有果报

别以为堕胎只是女方一个人的错,男方一样会有果报

让错误不再发生别以为堕胎只是女方一个人的错,男方一样要负起责任,一样会有果报的。王士明(文)大约在一九八七年起,台湾政府对于校园实施了一连串的开放政策;以往对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