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的次数限制

有一位僧迦摩居士来到祇园精舍,长跪在佛陀面前,请求随佛出家。佛陀观察他出家因缘并不具足,有心不答意,但见僧迦摩一直跪在地上不愿起来,只好勉强答应了。

佛陀问道:“僧迦摩,对于出家修行,你真的想好了吗?”僧迦摩语气显得异常坚定:“世尊!我当然想好了!”

佛陀又问:“你不会反悔吗?”僧迦摩回答道:“世尊!请您放心,我既然出家,怎么么会反悔呢?”

佛陀听后说:“那好,僧迦摩,我相信你!”于是佛陀嘱咐阿难,代佛为僧迦摩剃除须发,并为其授具足戒。

出家后的僧迦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修习上都很用功,然而进步缓慢,始终不见证道。后来,他逐渐失去信心,便舍戒还俗了。

还俗之后,僧迦摩更加不适应世俗生活。他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出家修行好更适合自己。于是,他又来到佛陀座前,请求再次出家。

佛陀问道:“僧迦摩,这次你想好了吗?”僧迦摩拍着胸脯说:“世尊!我这次真的想好了,绝不反悔。”

佛陀笑了笑说:“那好吧,我还是相信你,你可不能自食其言哟!”

可是没过多久,僧迦摩又一次舍戒还俗了。

这就样,僧迦摩反反复复,前后一共经历了七次出家。第七次出家后,他痛定思痛,认真权衡出家与还俗的利害得失。于是他坚定意志,克己修行,终于成就阿罗汉果位。

僧迦摩的父母对于儿子的反复出家,似乎已习以为常。他们心想儿子出家可能就是图个新鲜,过不了多久就会厌倦出家生活,自然就还俗归家来了。

可是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夫妇俩却丝毫没见儿子还俗的迹象。他们满腹狐疑,便亲自前来祇园精舍一探究竟。在一棵大树下,他们见到正在结跏趺坐的儿子——他正在禅定思惟,神态是那么的寂定安详。看到儿子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夫妇俩在树下呆立了许久,最后只得怅然若失地离开了。

阿难尊者听说僧迦摩证道了,便禀报给佛陀。佛陀笑着说:“这个僧迦摩呀,往返七次出家,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出家次数的极限。幸亏他修成正果,倘若他再次还俗,那他就再也没有出家的机会啦!”

——界定根据《增一阿含·317经》改编

 

点我:

相关文章

信愿法师:台湾张王免尚未皈依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台湾张王免尚未皈依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台湾张王免尚未皈依助念得生家母张王免,家住台中县潭子乡潭汤村潭兴路二段二五八巷十三号,公元一九九八年六月因肺癌辞世。母亲一生,为人善良,心地柔软,乐...

破坏别人的姻缘极损阴德

破坏别人的姻缘极损阴德

有了爱人的联络,然后才有父子的联络,所以婚姻之道,就显得更严峻了;而损坏婚姻的方法有几种,有的是各样的方案污蔑,而损坏他人于婚前;有的是多方的阻挠,而损坏他人于将...

很多癌症是自找的,肿瘤专家告诫,一辈子,不得癌

很多癌症是自找的,肿瘤专家告诫,一辈子,不得癌

说到癌症,每个人都害怕,可是很多癌症其实都是我们自找的!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首席专家李佩文教授,从事肿瘤临床工作30多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讲过很多...

嘎玛仁波切:众生烦恼无边,佛陀教法无量

嘎玛仁波切:众生烦恼无边,佛陀教法无量

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传法,传承至今已经两千五百多年。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佛陀以他大慈大悲的精神,以及慈悲智慧合一的修行方法,让一代又一代的人离苦得乐,这是最伟大的神通...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元朝时,浙江吴兴有个名叫觉岸的僧人,写了一部名叫《释氏稽古略》的书,其中记载了马郎妇的传说。  在唐朝的宪宗元和十二年,陕西某地突然出现了一个十分美貌的提篮卖鱼少女。当地的少年见了,都争着想娶...

手淫导致不育!

手淫导致不育!

十年前的我,还是个无邪的初中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种下了我的罪业了!惨啊!我的手淫史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满脑子都是邪淫的东西,开始无心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