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老人在八万劫前念了一声“南无佛”,遇佛

在信因之中,最殊胜之因,莫过于《要解》所说:“深信散乱持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

散乱心中念佛,都会成了成佛的种子。例如经典中说,佛在世时有一老人来求出家,舍利弗用慧眼观察,看出老人八万劫以来,未种善因,不准出家。老人大哭,佛听到后,叫舍利弗准他出家。因为老人在八万劫前是一樵夫,一次在山中打柴遇虎,逃避上树。虎过后,放心了,念了一声“南无佛”。此一老人在八万劫前,在惊乱中念了一声佛,八万劫后,凭此善因,遇佛出家,后证阿罗汉果。

又如《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由上可见,散乱之心,称佛名号,尚有这样殊胜功德,何况一心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的境界,焉有不能往生之理?信愿持名是往生的亲因,从此妙因必得往生的妙果。

正果老法师在起香日开示大众“ 期以证”,可见这个道场不是通常地随喜结缘,而是要在这七天之内达到一心不乱。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就决定往生。

曾有人问蕅益大师说:“人若在念佛七日念得一心不乱之后,又造恶业,仍能往生否?”

大师答得好,大师说:“果得一心不乱之人,更无起惑造业之事。”

我现在做个比喻,例如烧开水,水烧开后,便已消毒,可以放心饮用。纵然放凉了,也是凉开水,依然可以食用。反之,这一壶水,今天放在炉上,烧五分钟,拿下来放凉,明天又放在炉上烧五分钟。这样烧一百年,始终不能当开水用。

大家蒸饭,也是同样道理,要一口气成功,免成夹生饭。我们用功,也正是这个道理。现在的道场就是希望在这几天之内把水烧开,这就是期取证。经中所说的一日,是指甘四小时。所以在道场内要一心念佛,出道场回到家中仍应一心念佛。不要回家就看电视等,心就乱了。家务尽量安排好,可以在七日之内,下至只是一日,专心持念。

我们现在所念这本《阿弥陀经》是姚秦时代罗什大师所译,要求念到一心不乱,唐玄奘大师所译此经中则把这一心不乱译为“系念不乱”,两译合参便知罗什大师的“一心”才相当于玄奘大师的“系念”,就是说一心是指专心持念心不散乱。不是指事一心与理一心。

因事一心则消除了见思二惑,理一心则可破无明,都是甚深境界。现在合参两译,知道一心同于系念,所以我们真实发心,老实念佛,绵绵密密,精进不已,以此为因,必得往生极乐的妙果。至于现在达到一心不乱也是可能的。往生时品位就更高了。

《要解》说:“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不虚弃。是名信果。”

可见,信果就是要信从念佛之因,得往生之果。深信极乐净土中“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都是由于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入念佛三昧而往生极乐世界的。诸大菩萨亦复如是。例如此界最尊的普贤文殊两大菩萨,乃释尊的胁侍。

在《普贤行愿品》中,普贤发愿偈为: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再《文殊发愿经》,文殊发愿偈为: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以上两偈实质全同,五言偈即从七言偈精练而成。

又《文殊说般若经》说:“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现在诸佛。可见念佛功德难思。上至文殊普贤诸大菩萨,悉皆念佛求生极乐国土,诸上善人下至一切人民,皆因念佛而得往生。皆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又如自身之影,必随自身;空谷回音,必应于响。从因得果,果不离因。念佛之功,功不唐捐。往生之愿,决不虚发。能这样信,名为信果。(《净土资粮·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黄念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

 

点我:

相关文章

戒邪淫必须布施的N个理由

戒邪淫必须布施的N个理由

在戒邪淫的过程中,布施做的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持戒的成败。布施做的好,持戒就容易,为什么要布施呢?1.为了破除贪欲邪淫就是贪色香味触法,贪感官刺激。布施就是奉献,...

索达吉堪布:活着时贪执什么,中阴时就会以九倍的

索达吉堪布:活着时贪执什么,中阴时就会以九倍的

如果活着时执著诸法实有并贪执不已,只是口中说临终不贪执是没有意义的。生前你对自己的房屋特别贪执,天天想着它,临终时要放下恐怕有点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梦中的神识比...

看完这个再也不生气了

看完这个再也不生气了

古时一位老妇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有一天她去找高僧求教,高僧听她的讲述,把她领到一间禅房里,落锁而去。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

净空法师:许多的灵魂都想到这个世间来投胎

净空法师:许多的灵魂都想到这个世间来投胎

这几天,我是想用一个月的时间,带著我们几位同参道友,每天把美国的魏斯他的著作,我把它节要节录做成一个光碟,大概四个半小时。我带著这几个同学每天看一遍,看一个月,也...

【财神】佛教里有财神吗?黄财神的修炼方法

【财神】佛教里有财神吗?黄财神的修炼方法

财神(佛教解释)  财神,是指管理钱财的神明。原始的佛教是没有财神的,在传入中原后,与中原文化融合之后才出现的。在佛教中,虽然没有专门称呼财神的说法的。但是佛和大菩萨都具有施予众生安乐的悲愿,所以,求...

宋道发教授: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以《佛祖

宋道发教授: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以《佛祖

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以《佛祖统纪》为中心 宋道发(杭州商学院宗教研究所讲师)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通常认为隋炀帝是弑父弑君、荒淫暴虐之主,与桀、纣、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