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佛门一出家是五年学戒,学戒是什么?

佛门里面的参学也是如此,所以佛门一出家是五年学戒,学戒是什么?那个戒不是叫你学戒律,五年学的是《沙弥律仪》,就是十戒二十四门威仪,生活教育,等於新生训练。你们学校里新生训练只有几个月,大概是一、两个月,佛门里面新出家的训练是五年。这个五年学什么?就是学侍候大众,学服务。在从前寺院里住的人多,所有粗重的活都是初出家人做,像烧饭、种菜、砍柴、挑水,这是侍候大众,都是新出家的人做,这是生活教育。除这个生活教育之外,就是背诵经典。每个寺庙它都有学风、有道风,道风是行门,学风是解门。譬如天台的,它是依《法华经》,换句话说,你在这五年当中,你要把《法华经》背过,你要不能够背诵,你将来没有资格在讲堂里听经,只有在讲堂里站在后面侍候大众。人家说给我拿一杯水来,你赶快要端过来,给我拿个毛巾来,你也得侍候他,没有资格坐下来听经。天台家不但要背诵《法华经》,还要背诵注解,那就是智者大师所作的《法华经文句》,一定要背。除这个之外,所谓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释签》,我们那边书架上精装本的就是的,三大册,那个要背。还有一部《摩诃止观》,分量跟这个差不多,也有这样三大册。所以天台宗的东西五年当中全要背过,才有资格学天台。

古人的成就是真正下了功夫,我们现在什么功夫都不下就想成就,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我们想想,我们今天哪一桩能够比得上古人?只有一桩,享福超过了古人,我们的享受比古人超过太多了,除此之外没有一样能比得上古人。古人那样的修学,还怕堕三恶道,底下的话我就不要说了,你们自己心里明了。这是讲观照一定要用根本智,希望诸位重视根本智的重要,就是无分别智我们必须要认真的去训练。

——老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点我:

相关文章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  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睹,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听闻到世尊...

【感情】感情是什么?佛教说的“感情”是什么?

【感情】感情是什么?佛教说的“感情”是什么?

感情  感情解释:①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作流露。②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佛教说的“感情”是什么?  佛教所说的“情”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亲情、人情、友情、爱情,以及我们各种各样的情...

净空法师:身家是个工具,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

净空法师:身家是个工具,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

“观身不净”,你真正清楚明白了,你对于身相就不会贪恋,你就决定不会为它而造罪业。众生造业,为身造的超过半数,为身体的享受,世间人所讲的身家性命,迷于身家,造无量无...

宗性法师: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

宗性法师: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

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  宗性法师 蒙大和尚慈悲,今天很荣幸地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作一些佛法上的交流。我个人很惭愧,但是我也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在学习佛法过程中的...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三回拜普贤菩萨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三回拜普贤菩萨

  善财经过弥勒楼阁的证悟,须臾之间,即到一百一十城以外的普门国苏摩那城。城门高大无比。善财立于城门,思维文殊师利童子。忽然一只巨手按在善财头顶上,善财顿然感到遍身清凉,心地舒畅无比,听到文殊师利...

不要羡慕别人每个人的人生故事各不相同

不要羡慕别人每个人的人生故事各不相同

  古代有个国王,名字叫“察微”。他既聪明又有学问,常常打扮成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出门巡视。  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修鞋的人,就问他:“您说全国上下谁最幸福?谁最快乐?谁的日子过得最舒服?”  鞋匠连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