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佛门一出家是五年学戒,学戒是什么?

佛门里面的参学也是如此,所以佛门一出家是五年学戒,学戒是什么?那个戒不是叫你学戒律,五年学的是《沙弥律仪》,就是十戒二十四门威仪,生活教育,等於新生训练。你们学校里新生训练只有几个月,大概是一、两个月,佛门里面新出家的训练是五年。这个五年学什么?就是学侍候大众,学服务。在从前寺院里住的人多,所有粗重的活都是初出家人做,像烧饭、种菜、砍柴、挑水,这是侍候大众,都是新出家的人做,这是生活教育。除这个生活教育之外,就是背诵经典。每个寺庙它都有学风、有道风,道风是行门,学风是解门。譬如天台的,它是依《法华经》,换句话说,你在这五年当中,你要把《法华经》背过,你要不能够背诵,你将来没有资格在讲堂里听经,只有在讲堂里站在后面侍候大众。人家说给我拿一杯水来,你赶快要端过来,给我拿个毛巾来,你也得侍候他,没有资格坐下来听经。天台家不但要背诵《法华经》,还要背诵注解,那就是智者大师所作的《法华经文句》,一定要背。除这个之外,所谓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释签》,我们那边书架上精装本的就是的,三大册,那个要背。还有一部《摩诃止观》,分量跟这个差不多,也有这样三大册。所以天台宗的东西五年当中全要背过,才有资格学天台。

古人的成就是真正下了功夫,我们现在什么功夫都不下就想成就,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我们想想,我们今天哪一桩能够比得上古人?只有一桩,享福超过了古人,我们的享受比古人超过太多了,除此之外没有一样能比得上古人。古人那样的修学,还怕堕三恶道,底下的话我就不要说了,你们自己心里明了。这是讲观照一定要用根本智,希望诸位重视根本智的重要,就是无分别智我们必须要认真的去训练。

——老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我们要养气,不要生气

宣化上人:我们要养气,不要生气

房要小小的,钱要少少的,人要好好的,业要了了的。人能孝顺父母,就是天地正气存在,不孝顺父母,天地间便充满邪气。孝顺父母要诚心诚意的,念兹在兹的,毕恭毕敬的。对于父...

慧广法师:为什么好多人不懂得感恩呢?

慧广法师:为什么好多人不懂得感恩呢?

善士问:师父,为什么好多人不懂得感恩呢?我好心帮助了他们,却落得了一身埋怨,这让我很难接受。慧广法师答:施恩莫图报,有德不怨人。我们仰仗宿世因缘,做了好多善事,也...

【六度】什么是六度?佛教六度是什么?

【六度】什么是六度?佛教六度是什么?

六度(佛教解释)   六度,佛教教义。又译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简译为度;音译波罗蜜、波罗蜜多;梵汉并译六波罗蜜(多)。度即渡之意。六度是指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

【迦叶】迦叶怎么读?摩诃迦叶是谁?

【迦叶】迦叶怎么读?摩诃迦叶是谁?

摩诃迦叶(佛教解释)  迦叶,读作(jiā yè)。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迦叶梵名(Maha^ -ka^s/yapa ),巴利名(Maha^-kassapa )音译之略称。全名大迦...

余池明居士:再探印光大师教义与人间佛教思想

余池明居士:再探印光大师教义与人间佛教思想

再探印光大师教义与人间佛教思想 余池明 印光大师没有使用“人间佛教”概念,不等于老人家没有人间佛教思想。若以现代赵朴初老居士提出的人间佛教的基本内容,即“五戒...

此咒通治全身上下一切疼痛!长寿无病、附体远离

此咒通治全身上下一切疼痛!长寿无病、附体远离

轮回中的众生自从生下来就要面对各种生老病死的痛苦,而其中的病“痛”可以说贯穿了我们整个生命的过程。只要有这一具色身的存在,我们身体的各种器官就免不了痛这个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