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出家人要知道,在道业没有成就之前,不

581. 不可将常住的东西随便送人情,你认为有功德,其实这是盗僧伽物。与人结好,私自赠送,这种行为,是破坏道场的规矩。

582. 凡是所有的功德,一定要回向法界众生,否则就是自私。

583. 有《楞严经》就有佛法。我们为了护持佛法,首先要弘扬《楞严经》,能背能讲,而后照着修行。

584. 直心遗失,就掉到苦海中,爬不出来。

585. 出家人,要知道在道业没有成就之前,不可欠债。若是欠债,会把你绕住,不得解脱。尤其是这些不清净的缘,害你拔不出腿来,得不到自在。

586. 每一个人一生要经过生老病死四大苦,任何人也逃不出这四种痛苦。除非你修道,了生脱死。

587. 各位善知识!要痛念生死,发菩提心,不要再在苦海中浮沉。凡是不愿离开苦海的人,便是愚痴人。

588. 世界上的事理,都有相互的关系,好像中国的儒、道、佛三教,都是互相帮助。儒教如同启蒙的小学,道教如同中学,佛教就是大学。

589. 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所谓众生,不是单单人,才真是众生,所有一切有生命的,也都叫众生。

590. 世界上的事情就这么奇怪!愈没有,他愈贪;愈有,他愈放不下来。

601. 无常鬼不管老少,到时候,不客气捉去见阎罗王,所谓“阳间无老少,阴间常相逢”。

602. 你喜欢听经,就应该叫一切的人都来听经。

603. 违背阴阳,就生出不能治的病。

604. 修道就是不为自己讲道理、不狡辩、不谈是非。

605. 没有众生,也就没有经典。没有经典,就不会教化众生成佛。

606. 要是有人骂我,你要向他叩头;无论谁毁谤我,不要为我辩护。

607. 给子孙留钱愈多,愈容易惹出大祸;给子孙留钱不多,反而没有这么多麻烦。

608. 不要把光阴空过了,有时间多用用功!各位都要努力精进。

609. 护法,不要令这个法灭了。

610. 无论哪一个人说法,说得好不好,你不要生一种讨厌的心,不要生一种烦恼。

 

点我:

相关文章

悟道法师:为什么不去感恩?因为不知恩

悟道法师:为什么不去感恩?因为不知恩

我们现在都是不善学,都是把别人的错误牢牢记在心里,别人那个什么不好、那个什么不好,记得牢牢的,他的好都没有记住。也就是说在垃圾桶里面,黄金没有带回家,但是垃圾倒是...

【因果】什么是因果?佛教的因果关系是什么?

【因果】什么是因果?佛教的因果关系是什么?

因果(佛教解释)  因果,佛教语。谓因缘和果报,根据佛教轮回之说,种什么因,受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意为会有什么结果就会有什么原因。佛教的因果关系是什么?  “有因,必有果。”直接简单明了的阐述...

智渡法师:打坐和念经可以同时进行吗?

智渡法师:打坐和念经可以同时进行吗?

问:打坐和念经可以同时进行吗? 请问法师 ,我每天的功课是午时打坐和念经一起进行的,念经是读出声的,习惯一直都是这样,可以吗?智渡法师答:可以...

杨曾文教授:中日佛教学术会议(1985-199

杨曾文教授:中日佛教学术会议(1985-199

中日佛教学术会议(1985-1999)  杨曾文 1980 年以来,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迅速发展,佛教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促进中日两国佛教学术的交流,增进两国人民...

净空法师:怨恨跟妖魔鬼怪起感应

净空法师:怨恨跟妖魔鬼怪起感应

「经云:或作日月游虚空,或作河池泉井水,是为依正无碍」。从这里我们就晓得,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不一定是人,现人这现正报,我们常讲的三十二应,应以佛身得度他现佛身,应...

印光大师:如何求得好姻缘

印光大师:如何求得好姻缘

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罪过,则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认真修持,以转前业也。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