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会犯错的孩子,请给犯错的人,多一份宽容

上次我遇到一个人,在猛烈的批判另一个人,说对方犯了错误,说道了在儒家思想上都有问题,就没有办法在佛家思想上进步了。那时,我觉得,其实我们都是容易犯错的孩子,请给那些犯错的人,多一份的宽容。所以,我也常常忏悔自己以前的习性刚强啊。

记得在前年,我听一个师兄讲起了,她说,她师父教导她,人不要做“佛教警察”。什么意思呢,就是常常用佛教的戒律来批评别人,说别人不守戒啊。这个是很危险的。很多人学佛后,常常喜欢用戒律来掂量出家人,或者在家人。这是很不好的。戒律是用来制约自己的,不是用来批判别人的。

也有的人,用儒家的思想,比如说三纲五常来批评别人,这样子也走偏了。圣人定制的任何规则,包括纲常,戒律,都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而是用来反省自己的。但是学佛后,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我见过很多人批评出家人,就是用戒律来衡量别人。这就是走入了偏差了。

有的人,没有学佛还好,一学佛,就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看这个不顺眼,那个不顺眼。这样我们永远得不到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智慧首先是平等,没有平等的觉悟,开发不了智慧。学佛后,我们要看到别人的好处。不要只看别人的坏处。每个人都有好的坏的,好坏本来就是分别念。破不了分别念时,最好只看好的。一个人,天天看到坏的,想的是阴的,那么他的阴气就越来越重,内心就越来越阴暗。如果天天看别人都是好的,想到的也是阳的,那么他内心就越来越光明。这一点很重要。

不要做“佛教警察”,拿着戒律的尺子来衡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经不起衡量。所以,在戒律中,佛陀亲自规定了,在家人不能了解,甚至看出家人的戒律。刚出家的沙弥,不能看比丘的戒律。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呢。比如说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人看了,就会用戒律去衡量出家人。这就是破戒了。刚出家的沙弥,只受八条戒律,但是禁止看比丘的戒律。比丘有250条戒律,比丘尼有348条戒律,沙弥是不允许知道的。知道了,就要掂量别人,这个掂量是没有意义的,只会看到对方的不对,而不会看到对方的功德。所以,这是佛陀禁止的。

很多人一看到修行人,出家人,往往看成了“神”了。有的修行人,他刚刚开始修行,也是习气很重的。每个人都是走在修行的路上,都会犯错的。所以,佛教才有忏悔法门,每天晚上要忏悔,为什么每天都要忏悔啊。说明每天都在犯错。所以要忏悔,忏悔久了,习气减轻了,慢慢的就好了。所以,这是祖师大德的慈悲啊。

星云大师有句话,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真的,我们要给人信心,尤其是学佛的,在学佛的路上,会遭遇到很大的障碍,很多挫折,一定要给对方信心。佛陀从来不舍弃任何众生,只要他归信了三宝。在佛陀的眼中,没有恶人。所以要爱语,给众生信心,给众生希望。这就是法华经讲的,要言辞柔软啊。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一天到晚念佛,还会生气,还会跟人吵架

净空法师:一天到晚念佛,还会生气,还会跟人吵架

一天到晚念佛,还会生气,还会跟人吵架,那怎么行?从第二福再往上提升,这是第三,大乘菩萨所修的,有四句。第一句「发菩提心」,重要。《无量寿经》教给我们往生的经文,「...

宽容是一种修养

宽容是一种修养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宽容是原谅可容之言、饶恕可容之事、包涵可溶之人。宽容,当需要有够大的心胸。我想世间最大的还是弥勒佛的肚子,在南京多宝寺内的...

圣凯法师:佛教伦理:一种全球伦理资源的意义

圣凯法师:佛教伦理:一种全球伦理资源的意义

佛教伦理:一种全球伦理资源的意义 一、“全球伦理”语境下的佛教伦理现代诠释方法 “全球伦理”构想的出台,是以1993年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和1996年的“...

天地过客,一切随缘

天地过客,一切随缘

这就是高尚!有些人,似荷,只能远观有些人,如茶,可以细品有些人,像风,不必在意有些人,是树,安心依靠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心柔顺了,一切就安定了心清净了,生活就美好了心...

【世间】佛教所说的世间是什么意思?

【世间】佛教所说的世间是什么意思?

世间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  世间是指时间和空间。「世」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时间是从古到今往未来,是因果的循环,是因果的继续不断。「间」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空间是无...

为什么积福修德行善能够改变且改造命运?

为什么积福修德行善能够改变且改造命运?

世间任何事都有规律,找到了命运的规律,就不难推算出人的命运轨迹。很多人算命,就是在困境得时候就是求个希望,在顺境的时候就是求个心安,都是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