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宽容,包容,心量

●人们总是排斥自己不喜欢的人,担忧自己害怕的事情,其实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人生当中的任何境遇和容纳一切人,无论是世俗意义上的善或是恶,好或是坏,自己内心当中包容的越多,心胸越宽广,自己越快乐,直到最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也没有什么是让自己烦恼的。

●一生当中总会遇到让我们想要排斥的人和事,但我们的内心不能拒绝和抵触它们,如果这样的话,就会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会变得越来越胆怯,心胸会越来越狭窄,要把自己的心打开,以开放和接受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当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如果我们去排斥,只会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狭隘,自己的眼界越来越狭窄,那么你的担忧和恐惧也会越来越多!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事情,让我们高兴的、不高兴的,欢喜的、害怕的,希望的,排斥的,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以平等的心去对待,这样我们的心会越来越开阔,内心的容纳和包含越来越大,烦恼就会越来越少,一切都能包容,就没有什么可烦恼的。

●有人是什么都看不惯,看不惯这个人,看不惯那个人,看不惯这件事,看不惯那件事,什么都要管上一管,自己也特别烦恼。怎么办?拿块布把眼睛蒙上,找点东西把耳朵堵上就好了!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当我们拥有包容、平等的心时,就能容受他人的误解甚至辱骂,从容面对一切,这时我们面对的世界是和谐美好的。

●有人心量特别小,整天为了没有必要的小事斤斤计较,并到我面前诉说、告状,我的建议是:最适合这样人的地方是幼儿园。

●修行不是把自己的心束缚起来,而是要把心打开,不是越修,心越狭隘,而是越修,心越开放,心要像虚空一样,包容万物。

●有的学佛人看到他人出了点错,心里异常高兴,恨不得立即将他人从道场逐走。殊不知能有雅量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别人的是非和好坏,因果自会评断,评判别人的人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海纳百川---“海”之所以能“纳百川”,是因为海的地平面是最低的,做人也一样,只有把自己放到最低处,才能真正吸取别人的意见,才能有博大的胸襟。

●不论何种逆境出现,只要我们能虚怀若谷包容天地,心如月朗没有一丝杂染,逆境就会自然消失!

●学佛人心量要大,心胸要宽广,要能包容,特别是反对你、与你为敌的人,心量有多大,福报就多大,你的事业才会做多大。

●如果心里存有恶念,怀有怨气,不管怎样观想,用什么办法,你都不会得到快乐。只有将恶念转为善念,心怀仁慈和宽容,当下就会快乐!

●一个不能宽容别人的人也很难让众人宽恕;一个不愿意理解他人的人也很难被众人理解!你跟别人过不去,就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你就永远不会快乐!

●大乘佛法里视众生为父母,视众生为佛菩萨!一个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的人,就是跟父母、跟佛菩萨过不去!一个对父母大逆不道的人,怎能令佛菩萨欢喜?一个跟佛菩萨过不去的人,怎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一个能宽容他人的人,必定得到他人的宽容。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睿智。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的心灵撑起一把伞,挡住伤害,留下温情。这温情不但温暖自己,也让世界越来越温暖。

●有的人越学佛,思想越禁锢、心胸越狭隘,越不能包容他人的观点和行为,都不知道错到哪里去了。

●凡事都要一个“忍”字,忍人不能忍,方为人上人。惟有宽容大度,才能庄严菩提;惟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被别人恭维着,只会增长自己的慢心;被别人斥责着,却可以让自己谦虚起来。但唯有心胸宽广的人才能装得下别人说自己的错误,心胸狭隘的人会生怨恨。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做了种种功德,如何回向利益最大?

大安法师:做了种种功德,如何回向利益最大?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

三重楼喻

三重楼喻

  佛教故事: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

净空法师对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净空法师对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尊敬的网络、电视机前诸位同学,大家好! 闻许多同学迷于通灵、超度附体者,几近失去理智,忘失学佛初衷,殊为可叹! 净空于讲席中多次向大家报告,佛陀教育之宗旨,乃教...

“双头鸟”的善与恶!

“双头鸟”的善与恶!

  从前在雪山下,住着一只鸟,这只鸟长着两个头,只有一副身躯;一个头叫“迦喽嗏”,另一个头叫“优波迦喽嗏”。这只两头鸟两个头轮流休息,若是有一个头入睡,另一个头必然醒来。  一次,迦喽嗏睡着了,优...

传喜法师:用佛的智慧看一切

传喜法师:用佛的智慧看一切

用佛的智慧看一切 就好像苏东坡跟佛印法师的对话一样,那天苏东坡高兴地回来了,他妹妹问他:“哥哥你今天为什么高兴啊?”他说:“我今天总算胜了佛印禅师了。”她说:...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鐘。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裡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