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鐘。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裡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来看老和尚,向他拜年,看到他入定,就拿引磬在他耳朵边轻敲一下,请老和尚出定。出定后看到有人来,老和尚就说:「你们来得正好,我刚刚煮芋头,大家一起吃。」结果一看,芋头都长毛了。他们说:「年早就过了。」老和尚说:「不会吧!我觉得才十几分鐘。」他在定中感觉十几分鐘,实际上过了二十多天。虚云老和尚常常一入定就是很多天,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

  有一次在黄昏时,老和尚走路回自己的茅篷,因为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老人家年岁大了,就一个人慢慢走,走到半路遇到两位出家人,彼此都认识。这两位出家人手上拿着灯笼,看到老和尚就问:「老法师,天这么黑,你还一个人走路!」老和尚一直走,心是定的,心是清净的,所以永远保持光明,他没有感觉到天暗了。经他们一提,他愣了一下,一剎那天立刻就黑了。所以,天空的黑暗不是真的,是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老和尚没有分别执着,所以他的天空永远是明亮的。

  佛经上说,佛菩萨住的是大光明藏,佛菩萨的虚空是一片光明,我们相信。我们今天的光明,得自太阳、月亮、灯光来显露太虚空的真面目。黑暗是无明,无明断了,晚上与白天一样明亮,不需要日月灯光。这是普通菩萨、阿罗汉、辟支佛,即使权教菩萨也做不到的。唯有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大菩萨,自性的光明完全透露,才不需要日月灯光。所以光明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我们自性本有的光明被烦恼障碍透不出来,这才看到一片黑暗的现象。所以妄心是无明,真心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正而不邪就是正知正见,对宇宙人生的观察真实正确,没有偏差。经论中称为「佛知佛见」,与佛菩萨的知见完全相同。

  (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9-23-017)

 

点我:

相关文章

佛说大净法门品经--竺法护

佛说大净法门品经--竺法护

佛说大净法门品经一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菩萨八千。一切大圣悉得总持辩才无量。其所建立分别圣慧解三脱门。于三世慧无所挂碍。得三昧定不...

看看现在!还是古人善根深厚啊!

看看现在!还是古人善根深厚啊!

  光绪十六年冬,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略了关外的冰雪世界。次年返回北京,住圆广寺。  一天,大师与一位法师从西直门外向圆广寺方向走去,碰到一个要饭的,十五六岁的年纪,看上去并没...

阿育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昙摩难提

阿育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昙摩难提

阿育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 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    阿育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序   原夫善恶之运契。犹形影之相湏。受对明验。凡三差焉。现也中也后也。播九色之深恩。以悦天妃之耳目。孤禽投王而全命。形受五兀之...

度人妙经--未知

度人妙经--未知

  《度人妙经》全文: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道言:   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元始天尊,当说是经。周回十过,以召十方,始当诣座。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

《百业经》:(16)第三辆马车──供佛鲜花得佛授记

《百业经》:(16)第三辆马车──供佛鲜花得佛授记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日清晨,佛陀著衣持钵到城中化缘,途中正巧与一位乘马车的婆罗门同路,这位婆罗门见到世尊心想:大清早出门便遇见比丘乞食,很不吉祥。...

金猫的因缘

金猫的因缘

  过去有一位恶生王,某日游赏王宫林苑时,在园中的厅堂看到一金猫从东北角跑出来,随即入西南角。国王便遣人寻觅方才金猫行经的地方,结果挖到一只铜的瓮,瓮的大小约有三斛,而且瓮中盛满了金钱。继续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