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宽容(一)

●人们总是排斥自己不喜欢的人,担忧自己害怕的事情,其实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人生当中的任何境遇和容纳一切人,无论是世俗意义上的善或是恶,好或是坏,自己内心当中包容的越多,心胸越宽广,自己越快乐,直到最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也没有什么是让自己烦恼的。

●一生当中总会遇到让我们想要排斥的人和事,但我们的内心不能拒绝和抵触它们,如果这样的话,就会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会变得越来越胆怯,心胸会越来越狭窄,要把自己的心打开,以开放和接受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当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如果我们去排斥,只会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狭隘,自己的眼界越来越狭窄,那么你的担忧和恐惧也会越来越多!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事情,让我们高兴的、不高兴的,欢喜的、害怕的,希望的、排斥的,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以平等的心去对待,这样我们的心会越来越开阔,内心的容纳和包含越来越大,烦恼就会越来越少,一切都能包容,就没有什么可烦恼的。

●有人是什么都看不惯,看不惯这个人,看不惯那个人,看不惯这件事,看不惯那件事,什么都要管上一管,自己也特别烦恼。怎么办?拿块布把眼睛蒙上,找点东西把耳朵堵上就好了!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当我们拥有包容、平等的心时,就能容受他人的误解甚至辱骂,从容面对一切,这时我们面对的世界是和谐美好的。

●有人心量特别小,整天为了没有必要的小事斤斤计较,并到我面前诉说、告状,我的建议是:最适合这样人的地方是幼儿园。

●修行不是把自己的心束缚起来,而是要把心打开,不是越修,心越狭隘,而是越修,心越开放,心要像虚空一样,包容万物。

●有的学佛人看到他人出了点错,心里异常高兴,恨不得立即将他人从道场逐走。殊不知能有雅量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别人的是非和好坏,因果自会评断,评判别人的人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海纳百川---“海”之所以能“纳百川”,是因为海的地平面是最低的,做人也一样,只有把自己放到最低处,才能真正吸取别人的意见,才能有博大的胸襟。

 

点我:

相关文章

法句经故事集:吝啬的富翁

法句经故事集:吝啬的富翁

  法句:不探查他人过错,不管他人已作、未作,只应该察觉自己做了什么事,什么事尚未做。  吝啬的富翁  王舍城附近的萨卡罗村子里住着一位吝啬的富翁,他的名字叫做憍尸罗。有一天,富翁与太太要烘焙一些...

印光大师:消除抑郁悲观想自杀烦恼情绪的方法

印光大师:消除抑郁悲观想自杀烦恼情绪的方法

人生世间,贵守本分。凡一切人发颠发狂,乃至常生悲观,常欲自杀者,皆系不修实行,欲得大幸福、事事如意、财色名位皆在人上。倘前生修有痴福,得其所欲,则骄奢淫泆,无所不...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佛陀的唯一的儿子罗怙罗尊者追随佛陀出家修行,是在他年纪尚幼时。未满十岁的他初初修行,仍有着童稚爱玩的天性,并且经常说谎戏弄他人。每当有居士向他询问佛陀在何处,他便故弄玄虚,...

净土圣贤录易解:祁婆迦尊者 马鸣尊者

净土圣贤录易解:祁婆迦尊者 马鸣尊者

  【祁婆迦尊者】  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娑罗双树之间,将要入涅盘之时,为诸天、众人说种种法之后。又告诉阿难:「在我灭度之后的未来世里,北印度国里,将会有一个比丘,名叫『祁婆迦』,出生于这个世间...

黄念祖: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黄念祖: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六、觉路进程 ——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先师夏老以“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十四个字,概括了净业行人背尘...

明生法师:人生如果能做到这四个字什么事情都容易

明生法师:人生如果能做到这四个字什么事情都容易

佛法认为“忍”是出世间的美德,可以平息内心嗔恨之火,称为“忍辱波罗蜜”。《法华经》云:“来衣者,柔和忍辱衣是”,这里的忍是指能忍之心,而辱是指所忍之境,以能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