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必有容,德乃大”,做人一定要心胸开阔,涵容一切,才能成就德行的广大。“容”包括的范围很广:对于别人的过失要能宽容,见到别人的善事要能够随喜,不同的民族文化要兼容并蓄,不同的国家、社会要能够和容,则无人不能和睦,无处不能和谐。虚空容纳日月星辰、山川万物、一切善与不善、美丑兴衰,没有分别,没有选择,才显出宽广博大。这种宇宙间的自然规律叫做“道”;随顺自然规律,渐渐拓宽自己的心量,涵容万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就叫“德”。

如果自私自利、心胸狭窄,见人过失不能包容,见人有好事反而嫉妒障碍,不肯接受不同的意见,排斥异己,固执己见,处处对立冲突,随着心量的缩小,生活空间越来越小,终日生活在不安、痛苦、烦恼、得失之中,幸福也会随着性德离自己越来越远。谚语说“量大福大”,实在是非常有道理的。

“必有忍,事乃济”,必须有忍耐,事情才能成功,一切法得成于忍。“忍”不仅指面对逆境恶缘、不如意的人与事不可以怨恨冲突,包括面对顺境、好事、喜欢的人与物,同样要忍耐,不能过分贪恋迷执。乃至于自然环境、风霜雨雪的侵袭,都要有一定的忍耐、适应,事情发展中时节因缘的转换,也要忍耐随顺,不能急躁鲁莽。大的事情需要大的忍耐,小的事情也要有小的忍耐,才能够成功。

即使一个细节的忽视放纵,都可能影响全局,所以孔子教导学生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一句是告诉我们:无论一件事情的成功,或者一个人德行的成就,都要能够拓宽心量,包容忍耐。容与忍相辅相成,成就事业,造就人格,安定世界,都在其中。

——辑自《格言别录白话赏析》

 

点我:

相关文章

【逆境】逆境的意思,佛教如何看待逆境?

【逆境】逆境的意思,佛教如何看待逆境?

逆境  逆境,不顺利的境遇 ,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指不危害生命的情况下付出大于原有预期。植物学术语中逆境 (environmental stress) 亦称为环境胁迫,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

南怀瑾:改造命运的十六个方法

南怀瑾:改造命运的十六个方法

什么是教育呢?不是现在从小学、大学、研究生所学的,那只是知识技能培训。教育是人文、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普及。教育的目的是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了人与宇宙自然的...

净空法师:什么是“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净空法师:什么是“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一】佛法当中常说的两句话,「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们又加了两句,加这两句是说明四种不同的境界。「不变随缘」是佛境界,真如随缘是菩萨心,这个菩萨不是别的菩萨,是...

系统性红斑狼疮,戴开光弥勒佛发愿祈福后神奇痊愈

系统性红斑狼疮,戴开光弥勒佛发愿祈福后神奇痊愈

系统性红斑狼疮,戴开光弥勒佛发愿祈福后神奇痊愈   特别提示:下文是一位博友的来信,现全文转发于此。 博主你好: 以前偶然看到你的博客,一直不太在意。以...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想要生起菩提心?这五个因缘必不可少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一旦在相续中产生了菩提心,那么解脱成就就在眼前。但菩提心不是谁都可以有的,一个人若要在相续中产生菩提...

明华居士:有些人学佛后,变得更容易生气

明华居士:有些人学佛后,变得更容易生气

  核心提示:我们在没有智慧,在没有了解别人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去跟着他人学佛;作为普通人,避免生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回避,时间可以让我们不再对别人生气!我们学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