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执着虚幻的心,让我们沉溺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

 当一个人被侮辱毁谤,被侵夺陷害,或被戕害杀戮时,他的“怨”、他的“恨”,或他的“仇”在哪里呢?

怨恨必须依附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时,才能显示出怨恨的意义,我们之所以感觉到有“怨恨”,那是因为我们强烈的执着有一个“我”,在受侮辱、伤害、杀害,但“我”是什么呢?

如果“我”是身体的话,那么身体会腐化,也终将腐朽,那么,当其时,我们的“怨恨”要依附在哪呢?要依附在终将腐朽,不存在的身体里吗?故知,执着有一个身体,可以受侮辱、伤害、杀害而生的“怨恨”,其实,就像执着确实有空中花、水中月一样的虚幻,因为当我们的身体消失了,那时,我们的怨在哪里?恨在哪里呢?

如果说身体不是“我”,而是感觉身体存在的那个“心”才是“我”,是我们的“心”,在感觉受侮辱、伤害、杀害,是我们的“心”在怨在恨。

但什么是“心”呢?“心”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心”是永恒的吗?

当我们说是“心”时,其时并没有一个实质不变且永恒的主体叫“心”,因为“心”是刹那变迁不住的,当我们说“过去”时,“过去”心已过去,已过去的心念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说“未来”时,“未来”心还没有到,还没到的心念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说“现在”时,“现在”心刹那不住,刹那不住的心念也是不存在的!

故知我们所认为存在的“心”,也并没有一个实质不变的主体,它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生生灭灭,如“梦”如“幻”,如“泡影”,如“露”也如“电”!

当我们连一个实质的“心”,都尚且还找不到时,那么,我们感觉被侮辱、被伤害、被杀害所产生的怨和恨,要依附在哪里呢?如果连“心”都找不到,那么所谓依附在“心”上的“怨恨”,不也是如空中花、水中月般的虚幻吗?

所以,我们之所以有怨,之所以有恨,全部是由于虚幻的“心”,和虚幻的坚固“执着”所产生,由于这样虚幻的执着心,让我们永生都沉溺于爱欲生死的轮回苦海中! 

当看透了“怨恨”的本质后,我们“宽容”的本质也于是浮现。

 

 

 

点我:

相关文章

宋道发教授:周敦颐的佛教因缘

宋道发教授:周敦颐的佛教因缘

周敦颐的佛教因缘 宋道发 引论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英宗旧讳,改名敦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世称濂溪先生...

空海

空海

STE-013-9月29日上午《中庸》之道讲座(主持):欢迎各位来到有吉林省社科联、长春市孔子研究会、长春文庙联合举办的国学大讲堂。迄今为止,我们国学大讲堂从...

改造命运从孝顺、戒淫、读经开始

改造命运从孝顺、戒淫、读经开始

多数人沿着这样的路子一路走来,小时候懵懵懂懂、青少年在读书、毕业后工作、买房结婚、再生育自己的子女。历史的看,这个过程是一个人命运的外在表现。好的命运,体现在上述...

净空法师:布施的重要

净空法师:布施的重要

我们今天看社会上许多有财富、有地位的,甚至于跨国这一些大公司,我们也常常听说某个公司经营不善倒闭了;经营不善倒闭,都是自私,不懂得布施。布施是德、是道,你发了大财...

传喜法师:佛光遍照大草原 回向众生解冤仇

传喜法师:佛光遍照大草原 回向众生解冤仇

佛光遍照大草原 ——甘肃合作法会开示2012.09.14 回向众生解冤仇 我们今天聚集在一起,我们分享佛法,把佛陀超越时空的这个大悲愿力,超越时空的功德力,...

周齐教授:大肚弥勒——宽容、和善、智慧、快乐的

周齐教授:大肚弥勒——宽容、和善、智慧、快乐的

大肚弥勒——宽容、和善、智慧、快乐的象征——由《兜率龟镜录》说起 周齐 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弥勒信仰是净土信仰方面的重要内容,而且渊源久远。中土的弥勒信仰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