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一种布施

《尚书·周书·君陈》载曰:“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澳大利亚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写道:“当你的一只脚踩到了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其实,对人宽容,同样是对己宽容啊!

宽容是一种布施,也是培植福田的重要法门。有这样一则故事:日本的白隐禅师,道行高深,威名远播。白隐禅师居住的禅寺附近有户人家的女孩怀孕了,女孩的母亲大为愤怒,一定要她找出“肇事者”。女孩用手指了指白隐所在的禅寺方向,说:“是白隐的。”女孩的母亲便跑到禅寺找到白隐,又哭又闹,白隐明白了怎么回事后,没做任何辩解,只是淡淡地对女孩和她母亲说道:“就这样吧!”孩子生下后,女孩的母亲又当着寺院所有僧人的面送给白隐,要他抚养。白隐把婴儿接过来,小心地抱回自己的内室,安排人悉心喂养。

多年以后,女孩禁受不住良心的折磨,向外界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并亲自到白隐的跟前赎罪,白隐面色平静,仍是淡然地说了句:“就这样吧!”大家可以想一想,“就这样吧”,简单而有力的几个字,包含着多少蕴意与内涵啊!面对诋毁和陷阱,面对造谣和中伤,有人畏惧、胆怯,有人抗争、奋起,有人处之泰然,有人反应强烈,不一而足。但唯有宽容与大度,才能真正地化困境为顺境,化干戈为玉帛,从而培植自己的福德。

宽容是一种布施,能让迷途的人找到正确的方向。一位在山中茅屋修行的老法师月夜散步归来,碰上一个窃贼正从他的茅屋出来。他知道窃贼在茅屋里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便脱下身上的僧衣披在惊魂未定的窃贼身上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望着窃贼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老法师感慨道:“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你一轮明月!”第二天早晨,老法师睁开眼睛,便看见自己的那件僧衣被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口。老法师高兴地说:“我终于送给他一轮明月了!”因为宽容,老法师让窃贼受到良心上的谴责,最终选择从善,找到了心中的光明之路。

宽容是一种布施,能让人明辨是非,准确把控为人处事的分寸,得到别人的尊重。一次,德国著名诗人歌德(1749年~1832年)在路上遇到一个时常抨击他文章的人,这个人又当着歌德的面出言不逊,乱说一气,并且挡道不让。歌德微微一笑,闪在一边,并不做任何争辩。旁人看了很生气,劝歌德要反唇相讥。歌德笑着说:“我若和他一样,岂不也成了疯子?”后来,那个人主动找歌德道歉,他们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的著名诗人卡里·纪伯伦(1883年~1931年)曾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从这里可以看出,宽容别人的过失,原谅别人的错误,也是一种布施。

宽容是一种布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正气与鼓舞,让人找到自心,回归本真。宽容别人,能引起别人内心的自我检讨与自我谴责。宽容的布施,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一个积极的暗示,一种认可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曾对108名大学生做过一次长时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能宽容别人的人,一般血压偏低。而那些充满了敌视情绪和脾气暴躁的人,最易得心脏病、癌症及其它慢性疾病。而美国威斯康里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英列德也提到:“被人亏待自然会发怒,但如果怒气不化解则会积成怨恨。如果任凭怨恨滋长,就等于把毒素注入自己的身体。所以说一个人要想健康,首先就要学会宽容。”所以说,宽容是一种自利利他的布施。

佛教里讲,布施分为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宽容能让人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说好话,说话不愠不火,做事不急不躁,进入树立起坚定的信心与信念,同样是一种利益他人的布施。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用好宽容这一布施法门,善待身边的一切有情众生吧!邹相

 

点我:

相关文章

看看现在!还是古人善根深厚啊!

看看现在!还是古人善根深厚啊!

  光绪十六年冬,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略了关外的冰雪世界。次年返回北京,住圆广寺。  一天,大师与一位法师从西直门外向圆广寺方向走去,碰到一个要饭的,十五六岁的年纪,看上去并没...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5、权巧方便度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5、权巧方便度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呵斥戏论

呵斥戏论

  佛陀为了示教利喜,开示众生入佛知见而降诞于世,为此一大事因缘,佛陀更以积极理智的态度住世说法,他禁绝弟子们做无意义的议论。但是在当时的印度思想界甚为风行几个论题,诸如「世界是常还是无常」、「神识与...

劝人归依三宝,得何种福报?

劝人归依三宝,得何种福报?

  时,阿那邠祁长者白世尊言:“若使有人出物雇人使事佛者,其福云何?”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长者,乃致斯问,天、人得安,乃能问如来斯义。善思念之,吾当为汝说。”时长者从佛受教。  当时,须达...

看风水不如依照这些定律改造命运

看风水不如依照这些定律改造命运

 看风水不如依照这些定律改造命运一、因果定律: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运当然也遵循这个定律。...

黄念祖:一念净心就可往生

黄念祖:一念净心就可往生

我问贡师:“往生净土是否是即身成就?”贡师问:“什么净土?”,我说:“西方极乐世界。”贡师说:“生极乐世界那是即身成就”。可见有些净土不一定了生死。黄福生问邬金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