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是薄命之人?

修道不容易,哪怕做好人也不容易。一般人不会犯身业,杀盗淫不会犯,但是最容易犯的却是口业。一个人是否富贵,就看他的口业如何。所以口业很重要,尤其是对女性,许多福报都是通过嘴巴给损了。有的人说,我什么坏事都没有做啊。要知道,这个口业不好,损福报是很厉害的。

古人讲的,言由心生。如果嘴巴一直讲不好的话,说别人是非,以及说一些诅咒的话,这样子损福报很快。不仅是说是非,哪怕说我们长辈的不好的话,这也是损福报。有抱怨父母的人,婚姻就会不顺。抱怨老师的人,考试就会考差。抱怨领导的人,以后就当不了领导。那么女人一直抱怨丈夫,说丈夫不好,就会让他越来越不好。这个口业关,很重要的。

我们讲,嘴巴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不要争强好胜。这样子就能留住福报。为什么嘴巴能损福报呢。要知道,福报是缘起法,是因缘和合的,也是一种能量场的体现。比如说,你去寺院做义工,你扫地的动作给你带来福报,还是擦桌子的动作给你带来福报。都不是的。是心念给你带来福报。我们发出利益众生的心,去扫地,去整理卫生,和众生结欢喜缘。这个心念发射出去,感应了宇宙的慈悲正能量,这时就得到正能量的加持,就创造了福报的缘起。福报是这么产生的。

那损掉福报的,也是用心去损的。心中趋向自私,趋向抱怨,趋向嫉妒,悭贪,浪费。这时就损掉福报啦。福报也是用心,然后配合行动来损的。人怨天尤人,不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直抱怨,又通过嘴巴来喋喋不休。这时损福报就很快了。这也是薄命人,好比林黛玉,伶牙俐齿,这样不好,福报就很小。

佛经说,佛说话,言辞柔软,悦可众心。十法界的众生,听了佛讲话,都很欢喜,都被佛的语言所摄受。这也是佛累世修行,嘴巴说爱语的原因。嘴巴要说好话,心存好心,那像宇宙就会发射出好的磁场。得到的也是好的回报。什么叫做好心,首先要知足和感恩。知足是一种成就相。一个人越修行,一定要越自足,对外在任何环境都很知足感恩,这才代表有进步。

语言是一个人内心的流露。讲话不要伤害到他人,多念佛,唱佛赞,以后讲话就很好听。大家听了你的声音就很欢喜,像海涛法师,讲话,唱佛歌,很好听。这也是度众生的方式。

急事,慢慢的说;

大事,清楚的说;

小事,幽默的说;

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

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伤害人的事,不能说;

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的说;

开心的事,看场合说;

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别人的事,小心的说;

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

现在的事,做了再说;

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

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肚量与己。

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

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深敛与己。

有功不必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谦让与己。

得理不必抢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宽和与己。

 

点我:

相关文章

最简单殊胜的放生仪轨

最简单殊胜的放生仪轨

1、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2、念三皈依(三遍)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恶鬼,皈依僧不堕傍生。3、念忏悔文(一...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1、大象舍身救人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1、大象舍身救人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仁清法师:所做不失、未做不得,这就是因果 20

仁清法师:所做不失、未做不得,这就是因果 20

问:请问师父,像我这种情况:年龄大点、学佛有时也感觉吃力。但学佛的要求还得善根福德、还得积累福报资粮等等,所以学佛过程中顾虑多点。师父:不学一定不会,这是因果法则...

男婴天生五官不全,只因前世造了这个业因

男婴天生五官不全,只因前世造了这个业因

  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说法时,一件奇特新闻在舍卫城传得沸沸扬扬:城中有一富翁,家中生了一个男孩,不仅没有耳朵,而且没有眼睛,没有健全四肢;在他出生前一百多天时,富翁就去世了。这个男婴还有五个姐姐,...

净空法师:什么是“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净空法师:什么是“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一】佛法当中常说的两句话,「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们又加了两句,加这两句是说明四种不同的境界。「不变随缘」是佛境界,真如随缘是菩萨心,这个菩萨不是别的菩萨,是...

净空法师:西方三圣中观音菩萨在左手边,就晓得这

净空法师:西方三圣中观音菩萨在左手边,就晓得这

『持戒』。戒律非常重要,戒律不仅仅是经上讲的一些条文,大家所熟知的,在家学佛有五戒、有八戒,就是八关斋戒,有在家菩萨戒,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出家人有沙弥戒,有比丘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