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宽容是一种美德

其实我们每个人检点一下,这不是很容易做得到的。所以儒家的圣人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就是你指责自己的过恶,你不要老是攻击别人的过恶。当孔子的弟子有人在指责谁谁什么不行的时候,孔子都是说:“我自己修心养性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去指责别人的过失啊。”佛教也说“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佛圣人都这么说,为什么不断说?其实我们众生一个很强的劣根性,就是眼睛看到别人的过失,口里喜欢说别人的过失。你让他去赞叹别人,他口很难开,让他去谈别人的缺点,那就口若悬河。这就是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为什么坏事会传千里?因为大家都喜欢传坏事;为什么好事不出门?大家都不愿意说别人的好事,他说出了人性当中的一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把这样一个劣根性转化过来。所以儒佛圣人千言万语都是要我们自己去检讨自己的过失,时时反躬自省,没有闲暇去责备他人,吾日三省吾身。

那他人犯过失,有的是“有心”去犯的过失,有的是“无心”去犯的过失,这就是谈动机。儒佛圣人在动机和效果当中更重视动机,动机就是举心动念,那么一般不是有意造的过失,我们容易宽容他,原谅他,但是故意犯的过失就觉得不能原谅了,难以宽容,这是一般人的情况。

我们要学圣贤之道的人,有志要宽容他人,就偏偏要在对方有心造过的这个时候,也要宽容他,这叫“学而时习之”。这个“时习”指什么?就是要我们在狭隘的时候,一定要放大心量;在我们很难原谅的时候,一定要去原谅,这就是“时习之”。那有心造的恶都能够宽容,更何况无心造的恶呢!那么事到无可原谅的地步,你还能勉强自己能原谅他,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就是这需要我们的什么?要心量!心量越大,他的福报越大啊,这叫“宰相肚里好撑船”。

----根据08年秦皇岛市第三届“正觉之音”佛学讲座开讲《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录音整理

 

点我:

相关文章

人生要学会惜福修福,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人生要学会惜福修福,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当然应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

执着是解脱的障碍

执着是解脱的障碍

师父继续跟大家讲“人相”。“人相”是什么意思呢?依存相续生存的原理,相续就是相互持续,就是说,我们之间相互依靠,这个人才能生存,然后又依靠有漏的身蕴,那么有漏的身...

大虚法师:教附体的人念佛,他冤亲债主会否找我们

大虚法师:教附体的人念佛,他冤亲债主会否找我们

居士问:师父,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应该也是邪见,他说对于有病的冤亲债主附体的人,教他念佛,那他冤亲债主会找你麻烦!所以我想请教师父,对有病的冤亲债主附体的人,我们教...

净空法师:随缘才能消业,随缘是什么意思?

净空法师:随缘才能消业,随缘是什么意思?

佛法里面讲,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起心动念落到八识里面,阿赖耶、末那、意识,这叫三心;二意是指末那与第六意识。三心二意是迷惑,三心二意是无明。堕落在无明里面,这怎么...

【涅槃】涅槃是什么意思?佛教“涅槃”怎么读?

【涅槃】涅槃是什么意思?佛教“涅槃”怎么读?

涅槃(佛教解释)  涅槃,佛教用语,读作:niè pán。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

学诚法师:生气时怎么控制脾气

学诚法师:生气时怎么控制脾气

1.网友:师父,我遇到不欢喜的人事物时,瞬间就忘了学过的佛法教义,脾气爆发,有时握着拳头憋着气的发抖,我知道这样的习气不好,但是怎样可以化解、利人利己呢?学诚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