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学会惜福修福,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

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当然应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吗?

这显然是愚人自绝后路的做法,不为明年留下种子,最后只会饿死而已。

可见,不顾及后果的过分享受,将会耗尽福报,给自己的未来和后世带来无量的痛苦。

有人想:现在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日新月异,过时的东西都可以丢掉。半碗饭、一张纸不值几个钱,不要搞得太约束。

这也是以拨无因果的断见所滋生的邪见。

从因果上思惟,就会知道其实浪费半碗饭、一张纸,也有很大的罪过。

比如半碗饭来之不易,从播种、施肥、灌溉、收割、去壳、运输到最后煮成米饭,其间有多少劳动者的心血,要耗费多少自然资源,才能端到口边,供你享用。

这半碗饭不是无因无缘产生的,随意浪费不会折福吗?

实际上,因果丝毫不会空耗,浪费财富是损减自己的福报。

因此,想起物品来之不易、业果不虚,我们不能不珍惜福报。

古人说:“一茶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有一首唐诗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需要劳累那么多的父母有情,想到这一点,为什么还不珍惜福报,反而以浪费为光荣吗?

人的福报有限,能节约不贪着,就可以延寿,如果过分奢侈,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我们来看这样一则公案:明朝正德三年出现了大旱灾,楝塘地方因为有水库而得以避免。

第二年又出现大水灾,也以堤坝高而没有遭灾。邻近的几个乡,连续好几年没有收成,唯独楝塘地方接连丰收,而且他们乘形势得到了官府的两次免粮。于是这些村里人廉价买进了各乡的产业,生活变得非常富有。从此之后,该地朴素的风气荡然无存,奢糜成风。

当时,乡民陈良谟对他的叔兄说:“我们村子会有奇祸发生!”

叔兄问他是什么原因,他答:无福消受罢了。不久果然全村发生了大瘟疫,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弘一大师在他的一篇演讲中说:我五岁时,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

我母亲看到,就严肃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

我因为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

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年在杭州时,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一九一一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或是初出家时制的。

在古德中这样的事例也随处可见。

古时候,禅师和钦山禅师一起在溪水边洗脚,钦山见到水中漂有菜叶,很欢喜地说:“这山中一定有道人,我们可以沿着溪流去寻访。”

禅师回答他:“你眼光太差,以后如何辨别人?

他如此不惜福,为什么要居山!”

入山后果然没有名僧。


留点福报到临终时候用

印光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我们平常修福报,最好能够回向——愿我临终无障碍,这个对我们净土宗太重要了——“善终”。

凭什么“善终”是五福、净土宗里面最重要的?

印光大师说:你平常福报要省着花,原有本事买一百块的钢笔,你买六十块就好,四十块干什么呢?

临终的时候用;有本事买两百万的房子,你买一百五十万就好,凡是你能够受用的东西,都要稍微克制一下,不要任性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随自己的感情尽性地受用福报,这个对我们很不利。

就是:你本来规划要花一百块,那就花六十到八十,刻意的留一些给临终。

印光大师说:为什么这个人临终的时候那么苦恼?

其实是他自己造成的;

第一个福报薄、第二个他为什么没有人帮他助念?因为他平常没有帮助别人,这个都是有因果的。

以印光大师在临终关怀里面的说法,他说:净土宗人,第一个福报省省花;

第二个平常有人起颠倒的时候,你多给他开示,有人临终的时候要助念,你多帮他助念,以后你自然就会有人帮你助念。

要不然你说,为什么他有福报能善终、他有福报有人跟他开导,都是修来的嘛,对不对?


临终的时候能善终有人开导,对我们是何等的重要,但这个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你往生的时候,刚好晚上三点钟,都找不到人,那你自己都没有福报;

反之,有些人他临终的时候,刚好是礼拜天大家全在,又是十点多,也都睡饱了,一叫个个围过来,他就是有这个福报!

所以人要去修。

第一个福报留一点到临终用,这是印光大师的建议。

以他老人家的建议,是说只能够花六成,留四成。看到衣服,你本来想要买一百块,买六十块就好;

每一件事都保持四成的余地,然后你回向「愿我临终无障碍」,先把它存起来。

第二个,有人有问题的时候,你尽量帮助别人,这两件事都很重要。

等你障碍现前时,自然有人在身边伸出援手,这平常就都要往这个方向去修。


 

点我:

相关文章

宿世业报

宿世业报

  舍卫国有一个近二百岁的贫穷老翁,听说佛陀能够知道现在、过去、未来的种种事,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而想瞻仰佛陀,便扶着拄杖慢慢从遥远的地方来求见佛陀。  当他走到精舍门口的时候,适巧是佛陀的弟子释...

你懂得那么多致富之道,你为什么不发财?

你懂得那么多致富之道,你为什么不发财?

①· 今天许许多多的大学、研究所,去探讨研究致富之道。我们在旁边看到感慨万千,仔细观察他们所教的、所学的是些什么?都是在「缘」上做功夫,没有「因」!譬如工商管理,...

放生免患:34.永吾坎坷吴文英《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免患:34.永吾坎坷吴文英《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三章放生免患】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第三章放生免患  【原文】  34.永...

《百业经》:俱宿命通断散乱行53

《百业经》:俱宿命通断散乱行53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堕胎,堕掉的不仅是孩子,还有丈夫

堕胎,堕掉的不仅是孩子,还有丈夫

当堕胎成为一个普遍的事情,人们似乎对此已经习惯了!然而,堕胎的伤害有多大?您真的清楚吗?大量的系统排列事实告诉我们——堕胎是引起伴侣关系破裂的主要因素!孩子对男女...

海涛法师:贩卖贫穷

海涛法师:贩卖贫穷

  某天早上尊者迦旃延出外宣导佛法,经过河边时看到一位老妇人蓬头散发,泪流满面,手中拿着一个瓷瓶在河边取水,一边悲伤的放声痛哭。  尊者迦旃延上前询问:「老太太,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哀?」  老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