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总要记住,随缘就自在,一攀缘就落到有

我们学佛如果要想成就,首先就要把这个辨别清楚,什么是我们的真心,什么是我们的妄心?真心是指六根根性,佛给我们指出来,我们要能相信、要能接受,不但要能接受,从现在起我们就用它。如果你从现在起你就会用它,你在菩萨道里面是很了不起的菩萨,在五种不同种性里面你是大乘圆顿种性的菩萨,你的地位比任何的菩萨地位都高,你的成就也比任何人来得快。要是说你一生成佛成就,那还太慢,果然能够舍识用根,成佛作祖我看顶多也不会超过三、五年,就圆满菩提,这才是真正的大事,其余世间什么都是小事。纵然全世界的名闻利养都给你一个人得去,你还是要生死轮回,你还是要受果报,你问题解决不了。

我这次到南部讲经,南部有个同修看到台北有大乘印经会,说是几个什么印经会,他比我都熟,非常羡慕,他说我们能不能在讲经当中发起在南部也组一个印经会?我就告诉他,从前庞居士给我们一句话开示,你还记得吗?我在南部讲经讲过多少次,「好事不如无事」。别人搞印经会搞得很热闹,水到渠成自然的,并不攀缘、不操心。如果这个事情是好事情,救度一切众生之事,叫自己心里面烦,经上所讲的「聚缘内摇,昏扰扰相」,这个好事不能做,好事不如无事。你要搞个印经会,你要到处去拜托人,今天去找这个收钱,明天去请那个发心,你的一辈子就完了,你搞得再好,来生人天福报。说人天福报是恭维你,为什么?你要是五戒十善、四无量心不具足,福报是有,多半到三恶道去享受。学佛的人所造的有漏福报,绝大多数是到神道里面去享受。

怎样才做善事?善事不是不能做,要做,清净心做。我心清净,做一切善事的时候我自己心里如如不动、清净自在,这个时候你的善事做得愈多愈好。为什么?如如不动,这真叫自利利他。自利,所谓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是自利;利他,是一切功德慈善事业利益於他,不著相。今天如果我们做多少好事,我们要拿出成绩出来,著相!我印这么多年的书分送给别人,你问我印了多少种,我不晓得。为什么?从来自己没有记载过。今天你叫我拿出来,没有成绩可言。实在讲我们不用成绩,因为什么?不需要政府表扬,也不要人家送个匾额,也不要人家在报纸杂志给我们捧捧,不需要。我们做的是我心清净,做了跟没有做是一样,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样才行。

诸位同修在道场里这么多年,大家看到的,我们发起印一个东西、流通一个东西,一点不勉强,而且我们不是定期的,定期就苦了。不定期,缘具足就做,没有缘的时候就不做,这个多自在!如果说是我一个月一定要出两样东西,那就糟了,麻烦可大了。所以总要记住,随缘就自在,一攀缘就落到有漏善法里面去。这是我真正恳切奉劝诸位,这一生要了生死、要出三界、要成佛作祖,我们才真正能自度度他。等到你成了佛之后,无论你用什么身分,你才能够普度一切众生。自己没有成佛,就得记住庞居士的话,「好事不如无事」,为什么?无事心才清净。好事等於无事,可以做,可以做好事,好事就是无事,这时候可以;好事还是好事、无事还是无事,无事跟好事不一样,这个时候宁愿取无事,不取好事。这是我们说这一生真正想成就的话,就得要走这个路子。一切事情要随缘,决定不可以强求,心要平静,由平静才能够到平等,由平等才能够生智慧。

摘自楞严经(第三十五集)1979/9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7-001-0035

 

点我:

相关文章

光明禅师:打坐要点,什么是真正的无我

光明禅师:打坐要点,什么是真正的无我

弟子:打坐怎么才能坐久?师:一、 打坐想久一定要坐势稍微有坡度,后面比前面略高二到三寸,这是防止重力后倾压住尾脊骨,时久易致任督二脉受阻;二、 ...

厚德载物,福德厚者不思淫

厚德载物,福德厚者不思淫

一、福德的重要戒除邪淫,最后能够承载戒色的时间(福报),靠的是我们的福德。所谓厚德载物,我们通过了积德行善,让自己的福德提高,才可以戒除邪淫。为什么呢?邪淫是极其...

诵经之人应知道的持诵《金刚经》的无量功德与殊胜

诵经之人应知道的持诵《金刚经》的无量功德与殊胜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思想的重要经典,也是禅宗的重要典籍之一。在现代比较流行的佛教经典中,《金刚经》以通俗易懂,涵义深刻受到人们的普遍...

【戾气】佛教说的戾气是什么意思?如何消除戾气?

【戾气】佛教说的戾气是什么意思?如何消除戾气?

戾气是什么意思?  戾气,指的是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戾气重的人行为一般会比较“极端”,举个例子:开门和关门,你会发现有的人开门或关门动作都是轻轻的,而有的人则非常粗暴,一下子就把...

学会不在意

学会不在意

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匆匆的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却为纠缠无聊琐事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 有位老...

婚姻福报损掉,要向双方祖先忏悔

婚姻福报损掉,要向双方祖先忏悔

现在大家对名词的解读不正确,就常常曲解了佛法。比如佛教讲修福修慧,福报是什么?福报不仅是钱财,还包括儿孙满堂,身体健康,智慧,婚姻幸福这都是福报。不要把福报等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