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佛心待人,自己即佛

1、佛心待人,自己即佛

佛心待人,自己即佛;佛性悟人,人即是佛。修行到了“看一切人都是好人,一切事都是好事”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中喜悦无处不在,你便拥有了一个完美的世界。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人生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憎。来是偶然走是必然,你若有一颗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心,你就最幸福。

2、放下即是快乐

放下即是快乐,随缘就会心安。放下,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人生的另一种坦荡,一种成熟后的胸怀。放下是无为而有为,无欲而有欲。放下就是岸,岸就在你脚下。随缘不是随便,而是顺其自然,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执著于任何心念,把一切都放开,拈花微笑间,心如明镜,物来则应,物去则灭。

3、良心和道德不可以放弃

一切皆可以改变,唯理想和初衷不可以改变;一切皆可以放弃,唯良心和道德不可以放弃;一切皆可以生长,唯贪念和骄傲不可以生长;一切皆可以承受,唯无信和辱没不可以承受;一切皆可以衰老,唯童心和快乐不可以衰老;一切皆可以后退,唯气节和正义不可以后退;一切皆可以不在,唯生命和自由不可以不在。

4、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年复一年你看破了多少,日复一日,放下了多少,千方百计你得到了多少,精打细算你失去了多少,求而不得你烦恼了多少,斤斤计较你结怨了多少,贪心不灭你造恶了多少,人生在世你享受了多少,临命终时你带走了多少。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一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5、人生最美的是释然

了结,是一场放过。不管是从眉头还是从心头,放过了别人,不是对他人的恩惠,是对自己的善待。面对仇恨、憎恶、嫉妒,最终都不过是一种自我的折磨。学会了放手,才是对自己的真正解脱。祝福自己的祝福,你终会发现,原来人生最美的是释然。

6、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狱。------ 星云大师

8、人生,越努力,越幸运

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失败者说,命不好,心里却后悔,当初没尽力;成功者说,是命好,心里却清楚,付出的代价。命运,不是什么神秘的力量,而是自我的花开出的果。你如何选择,命运就如何发生。想要知道费了多少心,只需看树上挂了多少果实。人生,越努力,越幸运。

 

点我:

相关文章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出家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出家

海贤和尚一九二〇年,海贤和尚二十岁,在位於河南、湖北交接处的桐柏山太白顶云台禪寺,从传戒老和尚出家。传戒老和尚為他剃度,赐法名曰海贤,字性诚。二十三岁时,赴湖北荣...

净空法师:地狱众生能附体在人身上求超度吗

净空法师:地狱众生能附体在人身上求超度吗

问:首先有中国同修提问的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老法师曾说地狱众生能附体在人身上求超度、皈依,请问什么样的因缘他们能来求超度?老法师答:这个事情自古以来就很多,我们...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出家人晚间不吃东西因为这是鬼吃东西的时候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在佛教里对于使用饮食方面,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候,中午是佛吃饭的时候,过中午之后就是畜生吃东西的时候,...

圣严法师:修行的拜佛有三层意义:忏悔罪过、修持

圣严法师:修行的拜佛有三层意义:忏悔罪过、修持

文/圣严法师一般人拜佛,多为追求财势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所求的拜佛,不能算是修菩萨行,故对人格的成长亦无助益,甚至还有鼓励人去投机取巧,走偏锋的负面作用。修...

金易明教授:汉传佛教慈善事业之义理依据与社会背

金易明教授:汉传佛教慈善事业之义理依据与社会背

汉传佛教慈善事业之义理依据与社会背景 中国佛教,特别是汉传佛教,力倡社会慈善事业。本论欲说明的是:在中国历朝历代开展慈善事业的进程中,必须明确佛教慈善的特殊内...

不邪淫者,才能得到到如意眷属报

不邪淫者,才能得到到如意眷属报

一、为什么不邪淫者可得如意眷属:佛经上说:“不邪淫者,得如意眷属报。”佛经告诉我们只有不邪淫的人,才可以得到称心如意的伴侣。佛经曰:冥罚淫律----只要邪淫,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