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念佛人以往生为第一,顺逆环境统统随缘

古人常讲「处事难,处人更难」,这也是事实。人都是凡夫,凡夫的心千变万化,凡夫的念头随境界转,那相处当然困难。唯一的一个原则就是忍耐,要放宽自己心量,学著能够容忍,能忍让,避免一切的冲突、摩擦,护持这个道场的戒律精神,六和敬,六和敬的护持就是忍让。不能忍、不能让这个和敬就破坏掉了,这就是戒律里面讲的破和合僧,五逆罪里头有破和合僧,所以这是堕阿鼻地狱的条件。五逆罪其他的四条不容易犯,这条很容易犯,而且不知不觉的犯。唯有一心向道的人能忍让,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为什么?他自己讲得很清楚,「生死事大」,所以他有这么高的警觉性,他一心一意要了生死、要出三界。世间什么与他不相干,不再放在心上,顺逆环境统统随缘,一切随顺,他以了生死为重要。我们念佛人以往生为第一,除求往生之外,没有任何一桩事情值得放在心上的。真正慈悲的人遇到违规、破戒、作恶的同参道友,不仅要容忍,而且要用智慧、善巧去感化,这就是大慈大悲。建立道场、护持道场一定要解行相应,讲经说法是解门,领众修行是行门,这两个都重要,这才是一个完全的道场。解行俱优的自古以来就不多见,两者不能够具备,宁愿选修持,就是选行门,不求解门。行门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好,人会很谦虚,觉得我样样不如人,老实念佛,往往这种人往生的品位都很高。有解无行的人恰相反,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往往把修行忽略掉,反而不能往生,这个就大错了。领众修行自利利他,要紧的就是真诚、真实,自己有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慈悲心,就成功。

一九九五年早餐开示(第十四集)1995/1/30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20-020-0014

 

点我:

相关文章

宽容他人,​善待自己

宽容他人,​善待自己

一天,慧法师正要开门出去时,突然闯进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狠狠地撞在法师身上,把他的眼镜撞碎了,还戳青了他的眼皮。可那位撞人的大汉,不但毫无羞愧之色,反倒理直气壮地...

传喜法师:喝水的功德

传喜法师:喝水的功德

喝水的功德 上传下喜法师开示 所以平时生活的积累很重要,从今之后你们喝水啊,佛前要供,记得每天要供水。喝水的时候要观想水,玻璃杯里面透明的水,喝的时候心要很...

雪漠:生活是调心的道具

雪漠:生活是调心的道具

生活是调心的道具 ◎陈亦新:您老说生活是调心的道具,如何理解这句话? ●雪漠:我的原话其实是说:在大手印行者眼中,世界是调心的道具。 生活中的任何事都可以成...

嘎玛仁波切:让你的生命变得贵重一点,人要学会感

嘎玛仁波切:让你的生命变得贵重一点,人要学会感

一个经常口无遮拦、自私自利的人,别人会认为他是个好人吗?他一定会被人谴责与批评的。就算是一个拥有财富、名利的人,开着名车住着豪宅,穿着所谓的名牌,光鲜亮丽,别人第...

智随法师:佛何偏劝 往生西方

智随法师:佛何偏劝 往生西方

佛何偏劝 往生西方十方净土,无量无边,本师何以舍他方净土,独自劝归西方安乐?此有四义:一、他方净土难生故。善导和尚云:「一切佛土皆严净,乱想凡夫恐难生。」二、...

净空法师:得失的现象是什么?缘生缘灭

净空法师:得失的现象是什么?缘生缘灭

《法华经》跟我们讲「十如是」。「十如是」是讲性如是,性是体性,一念心性;相如是,性会现相,相是虚空法界诸佛刹土、十法界依正庄严,相如是。「如是」怎么说法?性如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