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随缘是什么?一样的事情,里面没有取舍

我再举个例子,你们自己好好想想。你们争取功名利禄,你今天要钱,要了几十万、几百万的金银财宝,摆在你面前,到你一睡著,在哪里?睡著了什么都没有!你在睡著的时候,金银财宝那时候不能够现在你的梦中,在什么地方?从这个地方如果一觉悟,好,我就是得到全世界,你死了之后,你哪一样能带去?作梦的时候梦里头一样都带不去,不能带到梦中,死了之后一样什么也带不去。你争来争去不是一场空吗?既然是一场空,你又何必要去争它?何必去造作这个罪业?

所以佛教给我们做人的态度,叫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有大道理!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攀缘是什么?这里面有取舍得失的心,这是攀缘。随缘是什么?一样的事情,里面没有取舍得失,自在,心多自在!而我们一切的受用,再给诸位说,你没有开悟之前,这我们讲大悟,没有见性之前你的受用是福报,福报是一定的,所谓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一定的。你想多一点,多不了;你想少一点,也丢不掉。你要是明白这个事实,你还求什么?不求了。这桩事情,希望诸位认真的去念念《了凡四训》,你就明白了。我自己命里面有多大的财富,我这个财富舍得干干净净,到明天它自然就来了。为什么?你命里有,丢不掉。如果我命里面有,舍掉了,舍掉就没有了,那是你命里没有。命里面没有的我想保也保不住,会丢掉的。

佛讲「财为五家所有」,被小偷偷去,被强盗抢去,被火烧了,被水淹了,败家子给你败掉,哪一桩是你的?所以佛教给我们修福,福是愈修积愈多,绝不是能够保守得住的。就同做生意的商人一样,他的钱再去经营、去贩卖,这个利益利息才愈来愈多。你如果把钱守在那个地方、放在那个地方,坐吃山空,何况还不一定能保得住。世法不是真实的,佛法教给我们修福,这是真实的,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才真正的肯修福,积极的去修福,不会积财。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好,「积财丧道」,心里一天到晚都是名利得失,这个心哪里会清净?道心是清净心,清净心为名利所染污了,那就不叫做道心。所以从这个很浅显的生住异灭四相迁流,逐渐去体悟。在这段经文里面,佛的用意是叫我们认识意根的行相,也可以说是意地的相分,真是颠倒生灭。

摘自 楞严经 (第八十七集)1981

台湾 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7-001-0087

 

点我:

相关文章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想脱离轮回的人,跟着一个根本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想脱离轮回的人,跟着一个根本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205)...

杨曾文教授:中日佛教学术会议(1985-199

杨曾文教授:中日佛教学术会议(1985-199

中日佛教学术会议(1985-1999)  杨曾文 1980 年以来,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迅速发展,佛教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促进中日两国佛教学术的交流,增进两国人民...

邪淫,非常伤害姻缘

邪淫,非常伤害姻缘

各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人婚姻缘厚,有的婚姻缘薄,厚的人结婚较容易,薄的人结婚就难,没有婚姻缘的人结不了婚。但也不是一定的。个人的行为是会影响婚姻和缘分的,两个人...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对近代佛教的主要贡献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对近代佛教的主要贡献

印光大师对近代佛教的主要贡献 余池明 印光大师对于近代佛教发展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他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下面略举大纲: (一)领...

李炳南居士:中阴身能否依赖平时念佛之力而往生?

李炳南居士:中阴身能否依赖平时念佛之力而往生?

请问死后神识没有马上往生,中阴身在四十九天之内能否依赖平时念佛之力而往生? 生西在临终后刹那之间,临终后不能往生,希望就很渺茫了。中阴身转生并不是一定要经过四十...

其它法师:度向究竟彼岸的智慧

其它法师:度向究竟彼岸的智慧

度向究竟彼岸的智慧 定明法师 一、来此何为? 正式开讲之前,我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来此何为?”大家是否清楚,来到这个讲堂、跨进寺院山门的目的是什么?不论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