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随缘是什么?一样的事情,里面没有取舍

我再举个例子,你们自己好好想想。你们争取功名利禄,你今天要钱,要了几十万、几百万的金银财宝,摆在你面前,到你一睡著,在哪里?睡著了什么都没有!你在睡著的时候,金银财宝那时候不能够现在你的梦中,在什么地方?从这个地方如果一觉悟,好,我就是得到全世界,你死了之后,你哪一样能带去?作梦的时候梦里头一样都带不去,不能带到梦中,死了之后一样什么也带不去。你争来争去不是一场空吗?既然是一场空,你又何必要去争它?何必去造作这个罪业?

所以佛教给我们做人的态度,叫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有大道理!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攀缘是什么?这里面有取舍得失的心,这是攀缘。随缘是什么?一样的事情,里面没有取舍得失,自在,心多自在!而我们一切的受用,再给诸位说,你没有开悟之前,这我们讲大悟,没有见性之前你的受用是福报,福报是一定的,所谓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一定的。你想多一点,多不了;你想少一点,也丢不掉。你要是明白这个事实,你还求什么?不求了。这桩事情,希望诸位认真的去念念《了凡四训》,你就明白了。我自己命里面有多大的财富,我这个财富舍得干干净净,到明天它自然就来了。为什么?你命里有,丢不掉。如果我命里面有,舍掉了,舍掉就没有了,那是你命里没有。命里面没有的我想保也保不住,会丢掉的。

佛讲「财为五家所有」,被小偷偷去,被强盗抢去,被火烧了,被水淹了,败家子给你败掉,哪一桩是你的?所以佛教给我们修福,福是愈修积愈多,绝不是能够保守得住的。就同做生意的商人一样,他的钱再去经营、去贩卖,这个利益利息才愈来愈多。你如果把钱守在那个地方、放在那个地方,坐吃山空,何况还不一定能保得住。世法不是真实的,佛法教给我们修福,这是真实的,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才真正的肯修福,积极的去修福,不会积财。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好,「积财丧道」,心里一天到晚都是名利得失,这个心哪里会清净?道心是清净心,清净心为名利所染污了,那就不叫做道心。所以从这个很浅显的生住异灭四相迁流,逐渐去体悟。在这段经文里面,佛的用意是叫我们认识意根的行相,也可以说是意地的相分,真是颠倒生灭。

摘自 楞严经 (第八十七集)1981

台湾 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7-001-0087

 

点我:

相关文章

念佛抄经求姻缘满愿

念佛抄经求姻缘满愿

因种种原因,大龄未婚,无奈家人催促,只好求佛菩萨加持能早遇正缘,参考网上的《求夫疏》改写,求观音菩萨加持能早遇正缘,发愿抄《僧伽吒经》《佛说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心...

女性爱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

女性爱生气,会导致很多疾病

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吧,你心情好的时候,别人跟你开两句玩笑,你不怎么放在心上。一得病,身体不舒服,情绪就容易敏感、波动,心态往往就会不好,这时候别人稍微一惹你,你就烦...

宣化上人:无相的供养

宣化上人:无相的供养

怎么叫供养呢?并不是说我们用一点香,用一点花,用一点供果,来供养佛,那是供养。不错!那也是供养,可是那一种供养是外边的供养,是有相的供养。无相的供养是怎么样?就是...

黄柏霖:家庭聚会培养感情

黄柏霖:家庭聚会培养感情

像我来讲的话,小孩子他也是这里面讲的,认为「父子兄弟为俗物,不乐相对」,但是我常常都会做一个典范给我小孩。我小孩如果听到,我讲佛法,讲经,他说:「爸爸你好了不起喔...

仁清法师:助念的时候用引磬就可以了

仁清法师:助念的时候用引磬就可以了

“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助念的时候概用引磬就可以了,印光法师说其它法器,就不要用了。“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引磬非常清脆,他是铜质,金...

宣化上人: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宣化上人: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今天谈谈在佛教里忏悔的道理。诸佛菩萨不见众生过,众生有过当没有过,佛是不管的。可是自己所造的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