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I 59

597经(妙色经):本经叙述佛告天子,持戒定慧可得妙色,成就乘出之道,受到诸天所供养。首先是一位天子问佛:

云何诸众生,受身得妙色?云何修方便,而得乘出道?

众生住何法?为何所修习?为何等众生,诸天所供养?

这位天子在这里一连向佛陀请教了好几个问题,比如说众生如何才能获得“妙色”(美妙的色相,大人之相),众生怎样才能获得解脱,众生需要修习哪种法,才能得到诸天的供养与赞叹?

佛陀对此回答说:

持戒明智慧,自修习正受,正直心系念,炽然忧悉灭。

得平等智慧,其心善解脱;斯等因缘故,受身得妙色。

成就乘出道,心住于中学;如是德备者,为诸天供养。

佛陀在这里主要讲了三个要点,即众生若努力修习持戒、正受(禅定)、智慧三学,必须会得到解脱,必然会获得“妙色”,必然会获得诸天的供养与礼敬。

598经(睡眠经):在本经中,有一位天子请教佛陀:

沉没于睡眠,欠呿不欣乐,饱食心愦闷,懈怠不精勤;斯十覆众生,圣道不显现。

该天子在本偈中,所讲的为“十覆”,实际上只讲了五覆,即睡眠、欠呿(打哈欠)、饱食、心愦闷、懈怠。此五件事都是盖覆我们本来清净的本性,使我们无从开发智慧,阻塞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因此“圣道不显现”。从这里可以看出,该天子对于这些不良习性是持否定态度的。而佛陀对于天子的这番见解,表达了充分的肯定。他说“精勤修习者,能开发圣道”,很明确地表达了反对懈怠,赞赏精勤的态度。

599经(缠结经):本经阐述我们人类皆为内缚所缚,若想解缚,即应安立于戒,而修习慧心。有一位天子问道:“外缠结非缠,内缠缠众生;今问于瞿昙,谁于缠离缠?”

佛陀对此回答是:“智者建立戒,内心修智慧;比丘勤修习,于缠能解缠。”

我个人以为这位天子的观点十分正确,即“外缠结非缠”,而“内缠”才是真正障碍我们修行的罪魁祸首。烦恼不从身外觅,烦恼即生于心中,这是我们都比较熟知的道理。可是有时候我们一遇到烦恼,便四处求救于高人为自己解忧,殊不知烦恼正是他自己去找寻的,与他人何干?所谓的“缠”,也是自我束缚,他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替我们“解缠”的。无论是内缠还是外缠,佛陀对那些为烦恼缠身的人说“智者建立戒”,用“戒”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然后能过内在的修持来逐步消除自己的所有烦恼,即“内心修智慧”。能持戒,并能够努力修习智慧,如何不能解缠呢?

600经(难可忍经):一位天子以偈问佛:

难度难可忍,沙门无知故,多起诸艰难,重纯溺沉没。

心随觉自在,数数溺沉没;沙门云何行,善摄护其心?

在天子之偈中,重点是讲“难忍能忍”。如果我们不能“忍”,便会生起重重的艰难困苦,最终也被生死洪流所湮没。

佛陀对此回答道:

如龟善方便,以壳自藏六;比丘习禅思,善摄诸觉想。

其心无所依,他莫能恐怖;是则自隐密,无能诽谤者!

从佛陀的这首偈中,我们应当学习乌龟的精神。乌龟一遇到危险,就会缩起四爪与头尾,从而得以性命的保全。可是我们人类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人定要去胜天,结果被大自然所惩罚。因此我们要常常修习禅思,将自己错误的念头都收受回来,不让它们四处放逸,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时时示弱而不是示强,这样别人就无从诽谤我们。(12.20)

点我:

相关文章

嘎玛仁波切:心不平静,是谁造成的?

嘎玛仁波切:心不平静,是谁造成的?

导语:因为我执,八种业风,随时会让心动荡不安。千万不要高估自己面对八风的能力,少点执着,多点智慧,才有可能不随八风飘荡。心与外界接触时,会不断生起念头和情绪,就像...

卢志丹居士:放下名相,不作茧自缚

卢志丹居士:放下名相,不作茧自缚

放下名相,不作茧自缚 清朝末年,有个土老财出国旅行,在法国买了一只珍贵的盘子。回到家中,他忍不住想向朋友炫耀这项珍品,于是在节庆日邀集三五好友聚餐,设宴款待...

自杀的后果非常惨重,死后为鬼更是痛苦

自杀的后果非常惨重,死后为鬼更是痛苦

“世间有最可爱的事,也有最可怕的事。例如自杀这件事,人们如果知道死后的剧苦,像那样酷烈。无论如何,也不会寻死了。”英国汤姆森所著《科学大纲》一书中有云:“如果在一...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的终极关怀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的终极关怀

岁次壬申十二月,厦门妙释寺念佛会请余讲演,录写此稿。于时了识律师卧病不起,日夜愁苦,见此讲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屏弃医药,努力念佛。并扶病起,礼大悲忏,吭声唱...

大安法师:打坐昏沉应该怎么对治?

大安法师:打坐昏沉应该怎么对治?

信众:请问法师,打坐常会昏沉,应该怎么办?  法师:这个时代的凡夫众生打坐肯定是会昏沉。为什么呢?整个外部环境都是昏扰扰相,是动相;整个空气都不新鲜,水也都浑浊,...

宣化上人: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宣化上人: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今天谈谈在佛教里忏悔的道理。诸佛菩萨不见众生过,众生有过当没有过,佛是不管的。可是自己所造的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