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在这个世间,随缘度日就好,何必要打妄

在这个世间,随缘度日就好。我的生活富裕,富裕是你前生修的“财布施”多。这一生的生活富裕,你就过富裕的生活,这个富裕不放在心上;如果这一生生活贫贱,日子过得很苦,生活条件很差,也不需要追求,也无需要改善,早一点求往生,你的心是定的。如果我的生活很清苦,看到别人过得很舒服,想跟人家比一比,想方法来改善自己生活,你们诸位想想,他有没有意思离开六道轮回?没有意思,还是留恋六道轮回,因为他还想改善他的生活,他并不想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人求往生难!

这些道理不但佛教导我们,儒家也教我们,素富贵安于富贵,素贫贱安于贫贱,心都是安的。他心为什么安?道理明白,事实真相明白,所以他心很安定。他没有一切的欲望,没有一切的追求,安里面就有乐。我们中国谚语常说,知足常乐。他很贫贱,他知足,他快乐。虽然是世间富贵人家,他不知足。不知足他的日子过得很辛苦。世间什么人最苦?不知足的人最苦。什么人最快乐?知足的人最快乐。

我以前受戒的时候,得戒和尚是道源老法师,跟我们讲了个故事。就是在江苏常州这一带,他们小时候作小和尚亲眼看到的这桩事情。有一个要饭的,他的生活快乐,出去讨饭,每天游山玩水,晚上随便找个破地方睡一下。他的儿子做生意发了大财,他的亲戚朋友都骂他:你发这么大的财,你的父亲在外面讨饭,你晓不晓得?这儿子没有面子,就派了好多人到处去找,好不容易把父亲找回来了。找回来,给他洗了澡,换了新衣服,在家里当老太爷供养,养了不到一个月,老先生偷偷的又跑掉,又去讨饭去了。人家问他:为什么?快乐!天天在家里好像关在监牢狱,我一天到晚游山玩水多自在,无忧无虑,心里没有牵挂。高人!这是真正的高人。什么都没有,要吃饭的时候讨一餐饭吃,哪里都可以睡觉,身上一无所有,游山玩水又不怕强盗,什么都不怕,这多自在!他那个生活快乐悠游,别人没有办法能体会到的。这个人是知足常乐,他是世间最快乐的人。在家里享福的老太爷不如他,比他差远了。所以我们要懂得,明理,我们心就安了,什么都不求了,一切都随缘,随缘就自在,何必要打妄想!

 

点我:

相关文章

迎新年献七宝

迎新年献七宝

今天是二O二O年元旦,首先祝福大家新年吉祥平安,福慧增长。希望我们在这一年当中有新的开始、新的气象,能够藉着佛法提升自己的境界,继续走成佛大道,成就自己、成就家庭...

宣化上人:“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很多人都理解错

宣化上人:“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很多人都理解错

“带业往生”的真正含义带宿业、不带现业,带旧业、不带新业。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念佛的法门,对于现在世界的众生是很对机、很相应的。为什么?在经上说,“末法众生,亿亿人...

死后的去处

死后的去处

  在现实世间里,人们除了关注衣食住行等日常事务外,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生从何来,死归何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有一次上午,许多比丘前往一个叫“那梨迦”的村落里乞食。一些村民对比丘们说,...

一个奇上加奇的真实故事!

一个奇上加奇的真实故事!

  明代时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东门外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老大吕玉,老二吕宝,老三吕珍。吕玉家的儿子叫喜儿,六岁那一年,喜儿跟邻舍家孩子去看庙会,结果一去不回,吕玉与妻子王氏一连找了数日都不见踪影。 ...

春干摩比丘尼

春干摩比丘尼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L 11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L 11

1159经:本经为佛陀对居士说布施功德。 谈到布施的功德,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达摩祖师与梁武帝之间的一番对话。按照流行的说法,达摩与梁武帝之间的对话大致如下: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