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悟法师:阿弥陀佛与《妙法莲华经》

阿弥陀佛与《妙法莲华经》

月悟

天台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释化城喻品》中指出:“诸佛出世、教道将毕之时,即说此经。如迦叶佛、日月灯明等,说此经竟,即入涅槃。释迦说法竟,仍唱当灭。”因为《妙法莲华经》(以下略称(法华》)系如来极谈,纯圆独妙,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使凡夫乃至二乘人、钝根菩萨舍权取实,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所以佛佛道同,诸佛因地修证,最终必然受持《法华》而成佛,而成佛之后,开权显实,最终亦必然劝令众生受持《法华》,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有“成佛的《法华》”之誉,其意在此。阿弥陀佛成道因缘,亦不离《法华》。
据《法华·化城喻品》记载:阿弥陀佛因地于三千尘点劫之昔,有佛名大通智胜。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为沙弥,为求正觉,于四众中说《法华》,后得佛印可此十六菩萨沙弥皆成正觉,于十方国土中现在说法,其中有二位就是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第十六位)。阿弥陀佛因圆果满,才成就他的四十八愿(详见《无量寿经》),建立了西方极乐世界。《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末法众生,其心怯弱;佛陀悲悯彼等而开示,唯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获三不退,一生不退成佛。然净土念佛法门,乃是最上乘法,与《法华》实相无二无别,果能于此圆顿法门深信不疑者,实不为多。因此,佛陀又劝净土行人受持《法华》,以此为净业之增上缘;《法华·药王品》提出,专诵此经,便能往生极乐净土,悟无生忍,后人将《法华》誉为“大品的《阿弥陀佛经》”,诚不虚也。
欲解《法华》深义,必须研习正依《法华》之天台宗,以便净业行人增信净土、提升品位。须知,念佛求生净土,乃是从弥陀果德人手,其易在此,其难更在此,若对弥陀因地修持法门一无所知,不信不解,欲求生净土,谈何容易!
再者,欲最终成佛,必修《法华》;毫无疑问,今阿弥陀佛在极乐国说法,《法华》是公共课、必修课。先在此娑婆世界,念佛之余,预习《法华》、研教天台,岂不更好?!届时,你临终见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知道你学过《法华》,一定赞叹不已,对你特别照顾。如何照顾?免修《法华》。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最合适的结婚对象》

圣严法师《最合适的结婚对象》

如何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呢? 我认为要以「品德」为第一要求。 所谓品德,不是面貌,而是人品,也就是心地的善良、真诚和朴实。千万不要用美丑做为择偶的条件,否则虽然人长得美丽英俊,可是心胸狭窄、脾气暴躁、爱...

药师山·紫虚居士:地震中的往生者是否就是菩萨?

药师山·紫虚居士:地震中的往生者是否就是菩萨?

地震中的往生者是否就是菩萨? 过去有一次大地震过后,某一位有名的法师就说:「地震中死亡的人都是菩萨,他们是替大家受罪的。」类似这种言论是不可以说的。因为,这违...

诵《金刚经》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诵《金刚经》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段经文是说,这个人,重罪轻受。复次。须菩提。释迦牟尼...

如是持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如是持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众生念佛大多以生灭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从阿弥陀佛的清净平等心流现出来的。这清净无染的佛号似清水珠,投到众生不清净的心里,能令众生浊染的心渐次澄清。所以古德常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

「信」字,德之端也

「信」字,德之端也

信,德之端也。 人言为信,这是一个会意字,即只要是人说的话就能相信,可见古人的淳朴,口说即可为凭。我们现在说假话的那么多,诚信尽失,别说口说无凭,就是白纸黑字,都可以转眼不认账,他都不知道说假话就意...

星云大师的大勇敢

星云大师的大勇敢

刘长乐问星云大师:男儿要用什么心态去做事?星云大师答:要冒险。要敢于牺牲、奉献、奋进。菩萨第一义就是大勇敢、大慈悲、大智慧。如果这三样东西,你缺少一样,怎么能当菩萨呢?不是弘法中人,说不出这样的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