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要对应阿弥陀佛的大愿来发我们的愿

要对应阿弥陀佛的大愿来发我们的愿

当我们对念佛法门和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建立起了一定的信心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发愿。“发”是激发、激活的意思,就是在我们的内心激发出一种心理的能量,指向一个目标。“愿”有希求的意思,标心一个目标,希望达到。一个人有希求之心、好乐之心,他就会不断努力去获得。

发愿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三界六道轮回的种种现象都跟这个愿力相关,因为三界六道的正报、依报都是与众生的念头相关的。

有了这个发愿,信就在里面。信愿建立了,行持自然就会出来。尤其是念佛法门,因为它指向的是一个非常超越的目标,所以必须把这个愿发得很坚固,很明确,才能真正产生效果。因此我们每天都要念发愿文。祖师大德们给我们留下了好几篇发愿文,每天念,就是坚固我们的愿行。

我们修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应阿弥陀佛的大愿来发我们的愿。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作为我们发愿的参照系,这样才能够对应,才能够感应,才能够有效果。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都是救度我们脱离生死苦海,往生净土的,这是个总的一个趋向性的愿。如果你不了解这个情况,你念佛不想去极乐世界,而是想身体健康、子孙发达,或是想下一辈子童贞出家做大法师,或是想到天堂去享福,想这样想那样,那你的愿就跟阿弥陀佛的愿就不相应了,阿弥陀佛的愿力在你的身上就无法起作用。所以,我们发愿之前一定要了解阿弥陀佛大愿的缘起以及四十八大愿的本质内涵,我们的愿不能背离阿弥陀佛的大愿。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自我教育》

星云大师《自我教育》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学生,让父母、老师来教育我们,最好自己做老师,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的缺陷、无知,需要教育的地方,自己最清楚,自己不做自己的老师,谁能了解你,谁能给你知识...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竭诚尽敬,便能显发明德。诚明互彰,便可参赞天地、化育万物。有真诚心,自然会找到实现目标的良佳方法。 《观经》开示,九品往生者要发三心,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心圆...

药师山·紫虚居士:我对十二因缘的浅见

药师山·紫虚居士:我对十二因缘的浅见

我对十二因缘的浅见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前言十二因缘是释尊教法中最重要者之一,它所包含的意义甚多,后世的缘起论:包括法界缘起、无明缘起、业力缘起、唯识缘起等,...

发心愈大,挫折愈多

发心愈大,挫折愈多

像我们在人生当中,你挫折多得很。不论哪位道友,当你没有发菩提心的时候,顺顺当当地;发心愈大,挫折愈多,那就考验。这个大家都知道,不受魔不成佛,这普通这样说的。因为你一发心,引起你的一切怨害,在自性当...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学佛的关键问题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学佛的关键问题

谈学佛的关键问题 药师山紫虚居士 壹、前言佛经说众生皆有佛性,但因「无明」妄生分别喜恶,由此造诸种业障,由此轮回三界不得解脱。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返回本具的佛性,...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原文: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汝于净土虽有微信,然不明净土理致,又僻处于佛法流通不及之地。诚恐日与俗人酬酢,久而久之,与之俱化。 近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