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要对应阿弥陀佛的大愿来发我们的愿
要对应阿弥陀佛的大愿来发我们的愿 当我们对念佛法门和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建立起了一定的信心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发愿。“发”是激发、激活的意思,就是在我们的内心激发出一种心理的能量,指向一个目标。“愿”有希求的意思,标心一个目标,希望达到。一个人有希求之心、好乐之心,他就会不断努力去获得。 发愿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三界六道轮回的种种现象都跟这个愿力相关,因为三界六道的正报、依报都是与众生的念头相关的。 有了这个发愿,信就在里面。信愿建立了,行持自然就会出来。尤其是念佛法门,因为它指向的是一个非常超越的目标,所以必须把这个愿发得很坚固,很明确,才能真正产生效果。因此我们每天都要念发愿文。祖师大德们给我们留下了好几篇发愿文,每天念,就是坚固我们的愿行。 我们修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应阿弥陀佛的大愿来发我们的愿。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作为我们发愿的参照系,这样才能够对应,才能够感应,才能够有效果。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都是救度我们脱离生死苦海,往生净土的,这是个总的一个趋向性的愿。如果你不了解这个情况,你念佛不想去极乐世界,而是想身体健康、子孙发达,或是想下一辈子童贞出家做大法师,或是想到天堂去享福,想这样想那样,那你的愿就跟阿弥陀佛的愿就不相应了,阿弥陀佛的愿力在你的身上就无法起作用。所以,我们发愿之前一定要了解阿弥陀佛大愿的缘起以及四十八大愿的本质内涵,我们的愿不能背离阿弥陀佛的大愿。 自性坚定、清净,是西方义 自性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极乐义 在这个宇宙中有很多的佛,他们本来和我们是一样的众生,但是他们觉悟了、修行成就了,开发出本有的佛性就叫做佛。比如说: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都是佛...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诸位同修,今天我们来启讲这一部华严的奥旨,它的因缘可以算是相当地殊胜。这部《妄尽还源观》,相信现代很多人都听过。但是你真正想去了解的时候... 今天学生们到台上来说自己读书的心得、处事的感想,虽然说得很短,但是很有意义。他们年龄很小,就知道说谎话是欺骗的行为,自己欺骗人,人会欺骗自己,这是因果循环报应的道理。 有的学生能将《礼运大同篇》背出来... 原文: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祖祢求超升,均无不可。 然须至诚之极,方有感应。若泛泛悠悠,则其利益,亦是泛泛悠悠。回向之文,宜于正回向后,自己依所求之意,作数句。但表其心,不必...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有一位无尽意菩萨,什么叫无尽意?总起来有三种的无尽。 第一是:世界无边尘绕绕,世界是无量无边的,我们不要... 十年来,我看尽人间悲欢离合,目睹世事沧桑盛衰,一件事情到我手上,我能够看出它大概的前因后果;一个人来了,我能够看出他心里的喜怒哀乐;一篇文章,我能够很快地读出它的内容重点;到任何地方去,我能够一眼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