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叁、叹所发无上

叁、叹所发无上

法藏菩萨于五劫中选择摄取,述心中所欲望,称为超发无上殊胜之愿,自以无碍辩才宣之,说四十八愿。然则一一愿皆是超世无上殊胜之愿,故偈文曰「我建超世愿」。言超世者,不但超过三乘,且超过诸佛之愿。既言「殊胜」,对诸佛为胜,犹是相对,更加「无上」乃彰绝待无比之义。

问:既然善恶粗妙相对,舍粗取妙,何言绝待?

答:此义解有三重:净秽相对 自他相对凡圣相对。

净秽相对:《无量寿经》曰:「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且如天台辨立四土:诸佛国土是随其心净即佛土净,故随心垢净而见土有粗妙。凡圣同居土对方便有余土则为秽,见思未断故;又方便有余土对实报庄严土,则方便有余土为粗、实报庄严土为妙;又实报庄严土对常寂光净土,则实报庄严土为粗、常寂光净土为妙。如是相对,净秽、粗妙不定也。今净土门,此娑婆世界为秽、彼十方佛土为净,故说诸佛剎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净土法门乃弥陀佛愿誓救秽土恶机,是秽土与净土相对,故言选择。

自他相对:《无量寿经》曰:「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我已摄取为自,二百一十亿为他。选择他诸佛国土之善恶、摄取其善妙以为己有,故云我已摄取。法藏所摄二百一十亿种种不同诸佛剎土,既摄取为己有,则唯是庄严妙土而不同于诸佛国土。

凡圣相对:凡约通途佛土者,诸佛究竟妙果三德秘藏,唯佛一人居净土境也。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犹绝无分,况一毫未断惑者乎?法藏心愿若此,则何能称为超世无上?又何劳五劫思惟?盖法藏所愿不轻,但欲令一丝一毫未断惑业之凡愚,永拔生死根,速成无上觉,为之五劫思惟,永劫修行,故称超世无上。如是三种相对,显示法藏心愿,无有诸佛可比也。

问:四十八愿,有生起次第乎?

答:一一愿文,大意有次。谓本愿意,正被凡夫,傍通圣人,依正意故,先说摄凡;依傍通故,后说摄圣。又初之二愿,愿众生离苦,后之九愿,愿众生得乐;苦受急除,故在先也,苦除必乐,是故为次。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3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3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23) ◎ 印海 著  以上由大神牢度跋提发心为菩萨所建之善法堂有此七种殊胜庄严,这表示菩萨内德,由于勤修身三、口四七支净戒...

圣严法师《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圣严法师《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我曾经遇到一位太太,她不断向我抱怨,说她的儿子因为受人陷害而终生残废。 她也许以为这样向我抱怨过后,可能会得到一些精神上的补偿吧? 可是我并没有安慰她,反而告诉她:「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再抱怨也是于...

慧律法师:给每个佛弟子的「三千万」遗产

慧律法师:给每个佛弟子的「三千万」遗产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楞严》救正法。诸位要好好地推广《楞严经》,尤其是最上乘这个禅宗的心法能救度一切众生。每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就会终身受用无穷。现在呢,师父要留这个正法的三千万的遗产给每一...

宣化上人:患怪病的原因

宣化上人:患怪病的原因

我所到的地方,每天有很多患病的人,来求医治。凡是患病的人,皆因业障深重。若是没有业障,则不会生怪病。凡是来见我的人,都是生奇怪的病,中西医皆束手无策,无法医治的绝症。 生怪病的人,在过去生中,多数贪便...

圣严法师《非干我事》

圣严法师《非干我事》

仰山慧寂禅师问沩山灵佑禅师:「百千万种现象一起来的时候,该怎么办?」沩山说:「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自位,非干我事。」 许多问题都是围绕著「我」而产生的。人间的凡夫不可能离开「我」,任何事情都是...

宣化上人:五浊恶世

宣化上人:五浊恶世

世界是一个万苦交煎的世界,也是万恶充满的世界,所以在《弥陀经》上才给它取个名字叫「五浊恶世」。这五浊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叫五浊恶世。 怎么叫劫浊?就是这个时代很不清净,这个时代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