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二回拜偏行外道

  再到诸都萨罗城

  参遍行外道于峰

  九十六种无依作

  离知见证真实行

  这时,善财童子从不动优婆夷那里,闻得妙法之后,更专心忆念他所获得的种种教诲。他完全相信、接受、思惟和观察善知识的教化。

  他又渐渐向南游行,经历了好多国家和城邑,抵达都萨罗城(意译“喜出生”)。善财童子在傍晚前,进入都萨罗城,到廛(音蝉)店、邻里和四衢道旁各处去寻觅遍行外道。

  在都萨罗城的东边,有一座山,名叫善德。善财童子在中夜时分,看到这座山顶的草丛、树木、山岩和峭壁,都照耀光明,如同旭日初升。善财童子见到这一情景后,便生大欢喜心,而这样想道:“我必定能在这山顶上见到我的善知识。”

  于是他便走出城外,攀登到善德山顶。这时,他便看见这位遍行外道,正在此山的平地上,徐步经行。只见他的色相端正圆满,威光照耀;还有一万多梵众围绕在他的前后。

  善财童子便走到这位遍行外道的前面,向他顶礼、右绕,然后站在他的前面,恭敬合掌,说道:“大圣者,我已先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了,可是我尚未知道菩萨怎样学菩萨行?怎样修菩萨道?我曾听不动优婆夷为我介绍,说你圣者善于教诲众生,我今前来愿你为我开示演说,”

  遍行外道回答说:“善男子,善哉善哉!我已经安住于‘至一切处的菩萨行’。因为我已成就自在无碍的神力,所以我能普遍在世间种种不同地方,随顺一切众生的根性和需要,而示现种种不同的形状相貌和行为去教化他们。所以我能在一切诸趣中,受种种生死。”

  遍行外道接着介绍说:“我已经成就普观世间的三昧门。能入定观机逗教而演说不同的法,教化众生。”

  遍行外道又说:“我已成就无依无作的神通力。我能在一切方所、一切家族种类、一切不同种族国籍诸人众中,以方便法,示现同他们一样的容貌,随顺他们的反应,为他们说不同的法。……我之所以示现和他们一样的形貌,其唯一目的,是要使听闻我说法的人,能脚踏实地真实修行。”

  遍行外道又说:“我已成就普门般若波罗蜜。在南阎浮提内,有九十六种外道①,他们各起异端邪见而生出执着,我都化身在他们中间,以方便法调伏,使他们舍弃远离一切邪知邪见。我在南阎浮提是这样,其余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和十方无量世界的一切众生海也是这样,我也完全化身其中,随顺诸众生心中所欢喜,而以种种方便、种种法门、示现种种色身,以种种语言和音声为他们说法,令他们得到利益。”

  遍行外道谦虚地说:“我唯一知道这个‘至一切处菩萨行门’。如果象大菩萨们那样的功德行,我怎能知道?怎能宣说呢?善男子,从此处向南行去,有一国土,名叫广大,其中有一位鬻(音育)香长者,名叫优钵罗华长者。你可以到他那里请问:菩萨怎样学菩萨行?怎样修菩萨道?”

  于是,善财童子向这位遍行外道顶礼,右绕无量匝,殷勤瞻仰善知识后,告辞而退,再去寻访下一位善知识。

  【注一】:九十六种外道:是指古印度时的九十六种外道。

 

点我:

相关文章

一朵花供佛,功德尽虚空遍法界

一朵花供佛,功德尽虚空遍法界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人到达波罗提木叉寺,见到庵摩罗树,上面开了黄金色的花,他就采了一朵花,走到释迦牟尼佛的像前,看释迦牟尼佛的像这么微妙,这么圆满。于是乎他就把这朵花拿来供养在释迦...

因一念之差,他的命运悄然的改变

因一念之差,他的命运悄然的改变

  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  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  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起来诵经...

放生免患:35.义犬证盗平望镇商《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免患:35.义犬证盗平望镇商《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三章放生免患】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第三章放生免患  【原文】  35.义...

这位“高富帅”提出三个离奇的出家条件,玄奘大师为何同意了呢?

这位“高富帅”提出三个离奇的出家条件,玄奘大师为何同意了呢?

  窥基本是唐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之子,后从玄奘出家,成了玄奘的高足弟子。他一生著述无数,宣扬玄奘传入的法相唯识学,是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然而,窥基出家的原因却非常奇特,是被父亲一怒之下赶出来的。 ...

海涛法师:宿世的恩缘 报恩七天

海涛法师:宿世的恩缘 报恩七天

  有一位菩萨隐居在深山幽谷中修行,他常以大慈大悲的心,同情天下众生的生死苦恼,静心诚意,追求大道。但有个东西一直妨碍他的修炼和求道,那就是一只虱子。  虱子在这位菩萨的衣服上居住,每当菩萨禅坐时...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背还疼痛的因缘!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背还疼痛的因缘!

  一天,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除了阿难以外,其他人都是具足六神通的大阿罗汉。这时,佛陀向舍利弗说:久远以前,有一个国家名为罗阅只,当时国内正举行一场盛大的节庆,与会大众中有两位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