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善法师:阿弥陀佛的呼唤

阿弥陀佛的呼唤
--常善法师诗文节选

孩子啊你快来啊,
我已经一直呵护关爱了你十劫了,
你快觉悟啊,
你本来就是尊贵无比的佛子啊,
为什么一定要自认穷子、甘愿掏粪、还津津有味、留恋往返呢?
孩子啊,你快下车啊,
我早已经将你安置在我的极乐快车上了啊,
我不是说过了吗
我至成佛道, 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 誓不成等觉。
你若是不闻,
我何以成佛十劫了呢?
孩子啊,
我早日在你的心中安置了我极乐世界的清净白莲了
你为什么不肯承当
不肯立受,不肯乐受,不肯信受呢?!
你本来就在车上
你本来已经拥有了清净的白莲
为什么自己就是不认帐
还要左寻右觅,前疑后惑,摇摆不定呢?
 
孩子啊,
无始劫以来
我一直都在象今天一样的加持着你
关注着你
培养着你
摄受着你
你早已就是一个完完整整的具足一切的佛子了
只是你太贪玩了
太爱此世界中的一切了
太留恋此世界的一切了
对此世界太多的别愿了
你太沉浸于此世界的游戏
又如何和何时能够到达彼岸呢
孩子啊
放下这个虚幻的本来就不属于你的世界吧
放下本身就是解脱
不要追求另外一种解脱
你不解脱,不是别的是你不肯放下啊
你留恋色
留恋声
留恋香
留恋味
留恋触
留恋法
留恋财色名食睡
留恋贪
留恋嗔
留恋痴
哪一样
哪一种
哪一层
哪一时
哪一处
哪一事上
你不是留恋忘返,要此要彼没有止境呢?
孩子啊
何必离开放下去找另外一种修行呢?
又何有“南无阿弥陀佛”另外一种更好的放下之法呢?
孩子啊,
你一直就在十方诸佛和我阿弥陀佛的怀抱当中啊
你一直就是我掌中的宝
心头的肉
你受用着十方诸佛多少的功德恩惠而不知
你受用着我阿弥陀佛多少的恩德而不晓
你增长和坚固着多少的善根福德而不觉
多少十方诸大菩萨摩诃萨将你养护
多少婆婆国土的淤泥浊水将你浇灌
你的根早已深种
你的菩提早已发芽
你的肥早已经充足
我成佛后都照顾了你十劫了
孩子啊
难道你就这么喜欢一直贪玩下去?
生死游戏当中就这样一直忘失自己的本来?
宁肯生死轮回当中嬉戏
不肯当下承当,直证菩提?
孩子啊
何必搞得那么复杂
放下
放下
再放下
彻底干净
此世界的一切
统统放下
一声南无阿弥陀佛难道还不一切具足吗?
除此之外
你还在、还能、还需寻觅什么呢?
你觉得这样很聪明、很智慧、很有效率、很有意思是吗?
 
孩子啊
你此刻平平常常,清清白白
当下一声
当下一念
简单平实
无得无失
无善无恶
无是无非
无前无后
无作无求
不正是与我当下的相应吗
不正是放下解脱自在吗
不正是放下的相续
解脱的相续
自在的相续
不正是一声一声
不正是一念一念
不正是一步一步
当下极乐
永恒极乐
无量极乐吗?

是啊
无始劫以来,
我们
不识如意宝一直心中长
不知摩尼珠正在衣中藏
 
我们自认穷子
漂泊流浪
甘愿掏粪
甘愿与贫民为伍
甘愿安住垃圾的世界
以至于忙得我们永远没有时间
没有机会
去思维和追逐彼世界的一点点星光
如此空信空喊空逐理想的彼岸
又有多少条头绪
多少个把握呢
我们总是习惯于满了我们此世界的愿,
然后再送我们到达理想的彼岸吧
其实除了我们对此世界的愿是“真”的外,
我们对彼世界的“情”又何有一样是真正“真”的呢?
此“真”不去,
此“假”不除;
彼真何来?
彼岸何达?!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第三则是精进念佛行。 一、信 修行佛教任何一种法门首先都要强调「信」,因为有信心才有愿心。佛教和一般宗教不同,认为相信神就可以了,佛教说的信,是要相信...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近善知识难,生正信难,此五乃难之难者,沙净弥已具其四,所欠者唯生正信耳。今幸出家,得遇大善知识为依归,又浑身跳在佛法大海,此何修而得,何缘而至? 若...

内心总有诅咒别人的念头,是否会障碍往生

内心总有诅咒别人的念头,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学人心内有诅咒人的妄念、业障,不论凡圣,对于弥陀佛、观音、势至也有过诅咒他们的念头,不知是否障碍往生? 大安法师答:你这个人可是业障深重啊,诅咒人,还把佛菩萨都诅咒上了!当你诅咒阿弥陀佛的时候,...

发光的手指

发光的手指

佛陀在世的僧团,名为「六和僧团」,何以称为「六和僧团」?主要是因为教团的组织严密,各项职务井然有序,让大众生活和合无诤,能够安心办道。 僧团里,有一个比丘名叫驼标,他负责接待远方挂单的云水僧,驼标比丘...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异相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异相

人家说聪明不过衲子,衲子,就是指出家人说的。你不要看出家人没做什么事,他学什么会什么,非常聪明,世智辩聪一学就会。如果有点儿定力加持他,无论学什么,他会得很快。 清代的玉琳国师在拈花寺就是我受戒的寺...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新白话版9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新白话版9

66、念佛人为什么要自审自知根基?来信很符合善导大师专修的论说,又契合我们庸劣的根机,我欢喜得很。众生的习气,各有偏执。愚者就偏向庸劣的东西,智者就偏向高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