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诵经
关于诵经 有人认为佛经只是给我们研读,使我们理解经文的意义,并不是作为课诵之用,因此,诵经千万遍以求取功德,这是不如法。何况以歌咏的音调诵经会因忆念音声而失定力,甚至会因「贪爱音声之美」而犯过失,因此,有人反对诵经为修行之方法,也认为诵经做灭罪或超渡是不可能之事。对这些问题,个人的看法如下: (一)要以诵经当修行法门(主要是指开悟现性)那必须快速持诵,到达以清净心及接近自性之心真正了悟经文之意义。这就不要以歌咏的音调去读诵。但经文中有很多了生死的关键字句,也不是以意识心的研读可以悟知的。例如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生心」及般若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等皆是。主要原因是「空」不可言说,它不是意识心可到达之地。 (二)修行者为渡生之需要,有时必需请求龙天护法的护持,为表达恭敬或庄严(护法们很多重视这些),以歌咏的音调诵出赞文(如香赞等)或经文有时的确需要。法会中很多以歌咏式在唱囋文或经典,主要是给护法听而请他们护持的,当然不是用于从事如开悟之类的修行之用。 (三)诵经时若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将诵经的功德回向给亡者,则佛菩萨会以所回向之佛经中所说的佛法去给亡者开示,亡者的心念就会转好,当然投生的状况亦会转好,故诵经可以超渡亡者并没有不合理之处。同样之理,诵经的功德亦可回向给其他的人,佛力可以使被回向之人潜意识变好。以上这些论点对不相信佛力加持的人而言,那是不可思议的事。 持名念佛,就是常常专持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 我们念佛,是因为阿弥陀佛在过去因地时,发了四十八愿。 他在四十八愿之中说:每一个众生,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若是称我名号,他一定会成佛;如果他不成佛,我誓...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已经是一个有家室的人了!我知道我揹负重大的责任,但由于我粗心大意,忙于工作,常常忘了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 每当夜阑人静,回想生活琐事,才感到自己对家庭未能全心全力;才后悔自己对妻儿... 慈悲伟大的佛陀 是日已过 今天已经过去了 我无法停止时间轨道的转动 但祈求您 佛陀 让我觉悟无常的真谛 我无法追逐日升月落的脚步 但祈求您 佛陀 让我认清生命的价值 在这过去的一天里 我有不断的妄想无... 现代的都市都是靠高楼来代表它的雄伟壮观,现代人也都以拥有高楼和汽车来代表他的身份,因此一般住平房的人,莫不羡慕别人住高楼。其实高处不胜寒,住高楼也有缺点,遇到电梯故障、空调不灵、突然火灾等,高楼的日... 人处在这个世间,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么顺利?遭受一点苦难,做事困难重重,不要去拒绝。这就是处世不求无难。你干事不要追求没有困难,如果做事一帆风顺,没有困难,你一定是骄奢的、骄傲的,奢侈的心就会起来。... 佛赞叹出家。这是中品上生,从这来看,他主要是针对僧众而言。为什么要赞叹出家呢?出家就能离开种种的苦恼,你在家你就得要生存,就得要搞事业,就得上有老下有小,种种的俗缘,还有种种的义务,这些也都是在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