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谈魔
浅谈魔 药师山紫云居士 前言 《大日经》、《金刚顶经》等都强调修习三昧秘法时,须先断三业五毒心,否则必入魔障,对弟子的选择要求严格是有道理的。 笔者学佛以后,了知魔与鬼并不同。鬼是指阴界、饿鬼、药叉、地狱众生。魔是指天魔,存在欲界、色界、无色界,如六欲天、四胜天、四空天、大梵天、无想天及阿那含天中。 笔者愿以此机缘,介绍为什么有魔、魔的种类、受魔障时的行为特质,魔喜欢什么?魔最怕什么?魔的相是什么?魔也是善知识吗?为什么有魔障?如何破除魔障?但愿此文章能助修行者平安渡过魔障,同时愿诸魔大德们也能入佛门共证菩提。 一、为什么有魔?何谓魔? 二、魔的种类 2.修行人的执着心召引魔障,显现出下列的心: 三、受魔障时的行为特质 2.《楞严经》上叙述出五十种阴魔,那是指色受想行识中所显现的相状。修行现出一种善境界,须不执着,毕竟不是「空」(十方圆明)。若出现魔障时,一定要告知善知识。 四、魔喜欢什么?最怕什么?魔的相是什么? 五、为什么有魔障? 1.修行人心具有业障,因业障引发魔障而使业障更为扩大,若不具此业,魔力着力点消失,也不会有魔障。所以,在修行中须警惕、忏悔业障。修「心」可以成佛也会遇魔仍是与个人业障有关。 2.个人过往因果而现魔障,须求助佛菩萨:如《楞严经》所述:阿难与魔登伽女有五百世姻缘。一但相遇情缘显现,差一点破了道业,仍有赖本师佛相救,才能免此一难。此外,《楞严经》也说出淫业不断,修行如煮沙成饭。淫业的处理方式须受善知识指导,非单一种断除法,淫业重则容易遭淫魔伤害而妨碍道业。 3.众生共业因果而现国土不安:如风灾、瘟疫、水灾、大的车祸、天灾人祸及兵灾等,除人为因素之外,大多有其特别原因。要能得到国土太平、风调雨顺及五榖丰收,须做到法界的公平、圆满、无怨。且众生之间也要减少对立、冲突、谩骂、嗔恨、杀斗。此外,要知道今生果报纵未显出,但往后时空相遇时,也无法侥幸而过,勿忘业种总是如影随形。 六、魔是善知识吗? 相对的,也唯有在魔障的过程中,修行者能了知自己所犯的业及内心的问题,由业障罪相中走出,才能入佛知见。由这些看来,魔真是我们修行人的善知识。 此外,在《法华经譬喻品》也提及:(此段以渡过魔考,开始修习清净法)「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以是我定知,非是魔作佛,故谓是魔所为。闻佛柔软音,深远彻妙,演畅清净法。我心大欢喜,疑悔永尽,安住实智中。」 修行者因无三业五毒心,渡过魔障后,所以能闻佛柔软音,修习清净法,进入实智中、法喜充满、渡生无碍。 《大日经》内云:「安住瑜伽座,循念诸如来」,有魔障及业障是无法安住瑜伽座,也无法念如来。一般人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应该说明修行有进步了,下一个阶段的考验来了。如此以心制心,一直到清净心出现,即可安住实智中,所以说魔是善知识。 七、如何破除魔障? 八、总结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弟子带着沈重的心情告诉您: 您所垂爱的众生,多少人在苦难里生活! 您所化导的人间,多少人在绝望中哭泣! 他们,有的人受着老病死的折磨,他们,有的人受着贪瞋痴的戕害;他们在苦难的边... 为什么要如同随顺供养佛一样的来随顺众生?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大家要知道,供养如来固然是我们的本分,但是诸佛的希望,不是说在于对佛的种种供养,而是在...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来已略说衣钵名相。今将受戒的要义。约略说说。你们要留心谛听。佛法之要。在于三无漏学。三学之中。以戒为本。良以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若能持戒清净。则定慧自可圆成。佛所制戒。以要言之。... 这女人身,是最麻烦的,有很多的麻烦──先有个客尘来,过几天又有个主尘来,你说这多么麻烦?一阵间,不知为什么就哭了起来;又一阵间,不知为什么又笑了起来;也不知为什么...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虽然身体消逝了,但是灵魂还在,就转而把灵魂当成我。但是,狗有狗的灵魂、猫有猫的灵魂,人也有人的灵魂,即使是人的灵魂,也有男人、女人之别。所以,在一...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慧而出三界,证解脱果,这是相当花时间的修行方法,对于一般人而言,的确难得有此因缘修成四念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