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伍、述本愿大纲

伍、述本愿大纲

此经言:「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弥陀佛智所流出之大愿心海,深广无底,二乘智通,尚且不测,凡夫浅识,何窥毫端?然古德先贤,著书立说,法语教示,多有所在。今录所得,以示一端,略作四门,以为本愿大纲者:

一、生佛

生者众生也,佛者弥陀也。本佛果德,往生因果,是为生佛二门。净土法门乃出自弥陀愿海,四十八愿是为源流,是以本愿分为二门:初正觉门有二:曰佛、曰生;后往生门有三:往生因、往生果、闻名益;如是众义,以收四十八。生佛二门分判,正依第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等五愿建立。四十八愿统摄五愿,五愿法义,摄入二门,第十二、十三愿是正觉果德,第十一、十七、十八愿是往生因果。此之五愿以收余愿,其余诸愿乃广说五愿;是以四十八愿,该归二门,生佛二门,分别诸愿。

二、广略

广者广阔也,略者简略也。四十八愿为广,一愿心海为略。是以四十八愿该摄三种庄严,三种庄严统摄诸愿。且就四十八愿,更辨广略之相:《往生论》言三种庄严之中,国土庄严十七句、如来庄严八句、菩萨庄严四句为广,入一法句为略。誓国土德者,义约广门:谓无三恶趣愿、国土清净愿、国土严饰愿、见诸佛土愿等,皆约差别相。誓如来德者,义当略门:故只说光寿二愿,不说华台、相好。是故《往生论注》释「座」及「身业」功德成就,并引《观经》显其相,八种观佛庄严功德成就之中,省却光寿者,此即略门之义。如其余誓往生因者(摄生三愿),虽是佛不虚作住持功德,然此是佛摄化他方众生之德用,而不关彼土妙相。故知,土则约广,佛则约略,佛与土相依相入义成。誓圣众德,于第十一愿中,广略并誓:谓住正定聚为广,必至灭度为略;诸余愿中,誓圣众德者,悉皆摄入此愿正定聚中。三种庄严,广略相入,愿海甚妙,思而可知。

三、因果

就众生往生因果而论四十八愿,佛德及土,该属因果,谓全土归佛,则成为因所归,意即佛是能修因之人;全佛归土,则成为果所入,意即土是被感果之土。所归与所入,就因果而言,佛及土皆在因果中。《往生论注》云:「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接着便举第十八愿后言:「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此是明往生因。又接着举第十一愿后言:「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此是明往生果。又接着举第二十二愿后言:「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此是明还相因果。由《往生论注》所示,可知昙鸾大师以第十八、十一、二十二等三愿概括四十八愿,并彰显往相及还相之他力因果,亲鸾大师承之而言:「往还回向由他力」。

四、安心

四十八愿之要,归第十八愿,第十八愿为四十八愿之根本,故称根本愿、本愿王。此乃凡夫入报土之要道,众生得安心之真髓。虽四十八愿皆是弥陀所选择,但选择称名,绝对救度,唯独第十八愿,盖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即是明证。故知,本愿是众生安心之法门,故《安心决定钞》开头即言:「净土真宗之行者,应先知本愿之生起也;弘誓虽有四十八,以第十八愿为本意,余之四十七者,为令信此愿也。」又云:「若有一众生不得往生者,佛则决定不成正觉,知此谓之领解第十八愿也。」故知,吾人之安心,乃是明信弥陀,已为每一众生成就愿行功德之时,佛始成正觉,凡夫并藉得往生。故闻名号,顿知佛体即是我等往生之行,一声称念之处,往生决定也。

上来四门,第一生佛,依五愿立;第二广略,约四十八愿;第三因果,依三愿的证意;第四安心,别取一愿,即第十八愿。四门之中,前三约教义,最后约安心,教义之要,正在安心,安心之立,必由教义,教义安心,相依相成。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如何面对临终那一刻》

海涛法师《如何面对临终那一刻》

一 1.通常痛苦可以成为我们一个伟大的老师,它有很多有助益的特质。例如,当你在极端痛苦时,心便会被降服,骄慢也不会那么明显了。 2.再者,藉由你自己的痛苦,你了解到别的众生正在遭受什么,你的慈悲也会因...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说:色阴尽者,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忽于半夜,在暗室中,见种种物。...

宣化上人:妄想是修道人的绊脚石

宣化上人:妄想是修道人的绊脚石

学佛法的人,一要把自己的自私自利心消除殆尽,不让它作怪,扰乱定心。应将它变成一个为法忘躯的心,只要能得到佛法,就是把自己的身心性命来布施,也在所不惜,绝无吝惜。 不过,各位要晓得,所谓「道高一尺,魔高...

圣严法师《大悲咒与大悲忏的修行入门》

圣严法师《大悲咒与大悲忏的修行入门》

经忏,种类繁多,以观音为主的《大悲忏》仅是其中之一。 是与观世音菩萨的甚深因缘罢,整个飘摇、动荡的青春,我日日所拜、所持的,即是《大悲忏》。 但是,《大悲咒》与《大悲忏》是不是一样呢?两者究竟有何关联...

月悟法师:修习念佛禅之体会

月悟法师:修习念佛禅之体会

修习念佛禅之体会 中国佛教净土宗十三位祖师,皆强调出声念佛;禅宗的历代祖师,说法不多言,张口即乖,参禅无言,修的是闭口真言。月悟主张禅净双修,取参禅之无言,...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人之命运从落地之时便已注定,因为今世所有的一切皆由过去业力所决定的,佛菩萨慈悲教给我们改变命运的法门,带领我们跳出轮回。 袁学海年幼丧父,从母命弃举业学医,一日采药时偶遇异士孔公,孔公将袁了凡以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