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爱情中的如来

达赖六世
爱情中的如来

药师山紫虚居士

在喜马拉雅山脚的西藏,令人陶醉的情歌流动在草原上,在山坡上也在月光中。这个物质匮乏的世界于是开始充满了梦幻般的甜蜜与欢乐。年轻子民最纯真的情爱经由这些动人歌声在大地上滋长着,他们深切的痴情使菩萨们也深受感动。词意高尚脱俗的情诗描绘着爱情的苦与乐是那么地刻骨铭心,但它不是来自文人骚客而是藏传佛教中一位活佛的杰作。感动与好奇的心驱使我去了解这一位才华出众的修行者,以下是有关这位法王的故事,夹杂着一些我个人的观点,就把它当成半虚构吧。 

话说深居布达拉宫的法王仓洋喜措(达赖六世的俗名)一日在冥冥之中忽然觉得有一件大事在等待他去解决,但不能确知是何事。他决定到市集走一遭,于是褪下法王高贵的服饰换上平民的衣服,乘着夜色他悄悄地走向市集的人群中,法王在情诗中是如此的描述着: 

「布达拉宫之圣殿,持明仓洋嘉措居。 

夜访拉萨逐绮罗,宕桑波旺亦是彼。」

(注:宕桑旺波是达赖六世的别名)。

在市集中的某处法王的目光无意中与一位女子相遇,他顿时心中生起一阵慌张但也带着欣喜,怹觉得这位佳人的眼神似乎那么熟悉。法王与这位佳人的相遇迸发了爱情的火花,这种带着慌乱的「来电」滋味,请看法王的诗句: 

「卦箭分明中鹄来,箭头颠倒落尘埃, 

情人一见还成鹄,心箭既出难挽回。」

法王与佳人一见钟情,这是情缘一线牵,请看法王的诗篇: 

「孔雀来自印度东,工布深谷鹦鹉丰, 

两禽相去常千里,同聚法城拉萨中。」 

(注:工布是地名)

法王对这位佳人的家世、容貌与气质是非常欣赏的,有诗为证: 

「名家有女初长成,体态轻盈貌端秀。 

恰似林园清香果,鲜妍熟美挂枝头。」

在一阵子彼此的懈逅之后,法王开始尝到爱情甜蜜的滋味,佳人在情人的心中是多么的完美无缺,请看法王动人的描述: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法王与佳人由邂逅逐渐步向爱情的火热中,终于到了海枯石烂想比翼双飞的境界,请看法的情诗: 

「一自魂消那壁厢,至今寤寐不能忘。 

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

爱情虽美,但毕竟两人地位相殊,聚少离多的相思痛苦漫长难耐,再加上有时因事去了远方,又增添一层离别之苦,请看这种无奈的描述: 

「夸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 

此行莫恨天涯远,呎尺里塘归去来。」

法王与佳人为解难耐的相思苦,只好以情书互诉心曲,请看法王入骨的描述: 

「手写瑶笺被雨淋,模糊点画费探寻, 

纵然灭却书中字,难灭情人一片心。」

法王与佳人在这段甜密的时光中曾经海誓山盟,请看他们愿永远比翼双飞的誓言: 

「含情私询意中人,莫要空门证法身, 

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与汝断红尘。」

法王因为与佳人的倾城之爱,数世的道业几乎要毁灭,请看法王的描述: 

「至诚皈命喇嘛前,大道明明为我宣, 

无奈此心狂未歇,归来仍到爱人边。」 

又说,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 

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又说, 

「入定观修上师尊,心中偏偏不显现, 
不曾忆想爱人脸,清清楚楚现在前。」

虽是道业将毁,但法王对佳人的爱情还是无怨无悔,充满期待之情,请看法王的情诗: 

「前月推移后月来,暂时分手不须哀, 

吉祥白月行看近,又到佳期第二春。」 

又说, 

「天马飘向苍穹际,宝幡高耸入云霓, 
感得名门才女聘,共邀赴彼佳宴席。」

法王与佳人的爱情虽如胶似漆,但两人的爱情没有多久就横生变故,可怜的法王在心碎之余就写下这首令人断肠的诗句,请看: 

「深怜密爱誓终身,忽抱琵琶向别人, 

自理愁肠磨病骨,为卿憔悴欲成尘。」

法王失去爱情滋润后,每天心情宛如天寒地冻了无生机,似是末法到来,请看他悲痛的泣诉: 

「浮云内黑外边黄,此是天寒欲降霜, 

外现僧相内是俗,无非末法到沧桑。」

经过这一段渡日如年的哀痛折磨以后,法王终于看破爱情的虚妄与无常,请看他对「真情」如幻不实的描述: 

「抱惯娇躯识重轻,就中难测是真情, 

星斗相去复几许,只消推画数图形。」

法王开始后悔过去沐浴在佛法的大自在宝珠中而不知珍惜,请看他的忏悔诗句: 

「明知宝物得来难,在手何曾作宝看, 

直到一朝遗失后,每思奇痛彻心肝。」

同时他也悟到要兼顾修道与爱情,使二者皆满愿是件不可能的事,请看他的诗句: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经过死而复生的痛苦后,法王由于善根深厚终于由爱情的泥淖中脱离而出,他已成为深悟爱情如幻的觉者,请看他的觉悟诗: 

「十地庄严住法王,誓言诃护有金刚, 

神通大力知无敌,尽逐魔君去八荒。」

法王终于去除爱情的心魔,成为一位名符其实的大法王,请看其心境: 

「杜鹃新从漠地来,无边春色一时回, 

还如意外情人至,使我心花倾刻开。」

法王与佳人的倾城之爱终于被外人得知,这些优美的情诗被在仿间传诵着,布达拉宫一些有心人士就群起攻之,认为法王犯了淫戒应该下台,而对西藏有影响力的满清政府于是要这位法王到北京去「解释」,在半威胁的情况下法王与满清皇帝的特使走向北京,他们一行人走到青海的一个地方,法王心想要如何对凡夫俗子解释这些事?情缘的事能说吗?有人会相信他贵为转世的「活佛」尚有未了的情缘吗?有人会相信他这些至情至爱的诗句是出于慈悲与智慧的情怀吗?个人受辱不要紧,一不小心连佛菩萨都会被连累,不如归去吧,于是法王潇洒的向大家一笑就涅槃了,一个三十多岁英俊年青的人间菩萨就此走向另外一生,这一段请看他的告白, 

「须弥山王居中央,稳若盘石不动摇, 

日月围绕恒转旋,不曾迷途错方向。」 

无上法王的这段诗句明白的显示他已真正知道他在做什么,他已是【爱情中的如来】(觉悟者)。

结语: 

故事说到这里该结束了,我个人内心深为这位法王的至情至性(这是他的菩萨本性)所感动,对于他能在爱情的污泥中解脱而出,这种大智慧更令我佩服,爱情是人间最可怕的蜜糖,能深尝此蜜糖而解脱的可说是很稀有。也许达赖六世由于与这位佳人有情缘未了,冥冥中他知道要在此生了却此情缘,但因其具有菩萨的慈悲与智慧,于是才有这些动人且高雅脱俗的情诗出现。 

这些情诗,我个人认为含有以下的密意: 

一、爱情的各种情境都以高尚优雅的词句表述,让年轻的子民有一条发泄爱情之苦的管道。 

二、在西藏这个贫乏的世界中,让其子民有一个甜蜜的爱情世界。 

三、让人们知道爱情的可爱又可怕,它如刀口的蜜,尝它就会受其伤害,一般人不要去尝试。 

(像法王这种修为的人都免不了受伤害!) 

四、人们大多迷恋爱情之乐,用一般「严肃」的教条,可能无法教化,故法王就想以「情歌渡爱情」。 

五、藉此情诗开示佛果的殊胜,并劝大家速离爱情的泥沼而修解脱的佛道。 

六、也许他「一笑解脱」是因为自己不能说此「大密法」,只好顺便利用此次了却情缘之便把它示现出来。

最后个人还是希望佛弟子们远离爱情的泥淖比较好,一般人一旦陷入可能无法自拔,大多以造恶业结恶缘收场,我们不能不小心。我们不是不能结婚或交女朋友,但不能玩爱情游戏,我们要以慈悲心善待另一半,把另一半当成服务的对象,要深知人生只是短暂的因缘聚散,追求爱情短暂的欢乐那是痴。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 (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学名文涛,又名成蹊、广侯,字叔同、息霜,号漱筒、演音等,别署甚多。祖籍浙江平湖,清光绪六年(1880年) 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今河北区粮店...

海涛法师:念佛法要

海涛法师:念佛法要

1.布施为六度之首,劝人念佛为万行之先,病危者尤易化导,以其有怖死求生之心也。 2.经上云:「欲生彼(阿弥陀佛)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

圣严法师《义工的报酬》

圣严法师《义工的报酬》

我有一些弟子是大学教授和学生,他们每次到山上做义工,不但自备饮食,而且对于砍树、开路这样粗重的工作,毫无怨言。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我代表道场向他们致谢:真是对不起你们,我们什么也没招待,你们却替我们做...

吃亏是做人处世成功的不二法门

吃亏是做人处世成功的不二法门

尽管有一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但是,大多数的人仍然喜欢讨便宜,而不喜欢吃亏。既然没有人愿意吃亏,那么,经常占人便宜的人,无庸置疑的,必然是不受欢迎的人。因此,处世做人要肯得吃亏,吃亏不但是待人处事...

文殊菩萨之微妙三德

文殊菩萨之微妙三德

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以微妙三德,同佛所证故。亦云妙吉祥菩萨。入法正位,名法王子。《弥陀略解圆中钞》 文殊师利菩萨,大家很熟悉了,是大乘佛教智慧第一的菩萨。他有多种名称,这里举出了三个名称。 第一是妙...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三集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三集

第三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放掌请坐,诸位同修,你们走过这么多的道场,拜佛也好,参加打七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