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自性观音,自性弥陀

这教你在自性上就见阿弥陀佛,自性上就知道一切的毛病。

◎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你若想要学观世音菩萨,那最容易的,你就行慈悲法,对一切的人,都要存慈悲心。好像有一天,果前说:“这个慈悲,is really new to me. I didn't know what compassion was before .” (对我而言,的确新鲜得很,以前我不知什么叫慈悲。)不单果前不明白,我相信很多很多西方的人,对慈悲都很生疏的。为什么呢?他不讲慈悲,就对慈悲特别陌生,特别不认识,所以也就对面不认识观世音。因为你不知道慈悲,所以也就不知道什么叫观世音菩萨,不认识了!

你若想认识观世音菩萨,就行慈悲法。什么叫慈悲法?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就是给其他人快乐;悲,就是把其他人的苦拔除。这个乐,是真正的快乐,不是好像世间的娱乐,或者去赌钱,或者去跑马,或者去看电影,或者去跳舞,不是这个乐;这个乐是苦。那什么才是乐呢?就是你能令他真正明白,真正觉悟,这就是给他真正的快乐。再也不糊涂,断无明、显法性,这就是真正的快乐。你若想学观世音菩萨,就实行慈悲法。

怎么叫大势至菩萨?就是欢喜布施。在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里你能喜舍,这就是学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有大喜大舍;观世音菩萨就是大慈大悲。

你能自净其意志,自净其心,返本还原到你那个本妙明心,圆明觉性,也就是返本还原到你如来藏性上,这就是释迦牟尼佛,也就是能仁。

你若能公平正直,一点偏私都没有,对任何人,都是大慈平等,最平等的,这就是阿弥陀佛的行为,阿弥陀佛,就是这样子。这个都是一种比喻,你不要说:“喔!平直就是阿弥陀佛了。”你不要生出执着,听经闻法,就怕有执着,说:“啊!我听一位法师说,平直就是弥陀佛。”那你把弥陀佛,可形容得太没有什么价值。这都是一种比喻:你能平直,心里公平正直,就是阿弥陀佛的行为。

啊!最要紧的是这一句──人我。有人有我,就是有须弥山;有须弥山,就是再没有那么高的了。你看!这都有个我,人有人的相,我有我的相;人有人的架子,我有我的架子;这个架子,有须弥山那么高。梵语须弥,中文叫“妙高”,这妙高不知道有多高,因为它太妙了。所以人的贡高我慢就是须弥,你有人有我,就有须弥山。现在你听明白了吧?人我就是须弥。所以前边那个平直,就是阿弥陀佛,这都是比喻!这就教你在自性上就见阿弥陀佛,自性上就知道一切的毛病。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内心不清净就有烦恼

宣化上人:内心不清净就有烦恼

菩萨见三界的众生,都患了贪瞋痴三毒的毛病,有种种的苦恼,在长夜漫漫中被煎熬和压迫。 按理来说,出家修道人不应该有烦恼,可是也有种种烦恼,为什么呢?因为心不清净。这个不好啦!那个不对啦!这个人又有什么过...

【推荐】从事餐饮行业造杀业的人如何转行

【推荐】从事餐饮行业造杀业的人如何转行

北京阜成门内大街,有一大荤馆子,名九如春,生意很发达。一夕,经理梦无数人来向他要命,心知是所杀诸物。与彼等说:我一个人偿你们许多人命,哪里偿得完?我从今不做这个生意了,再请若干和尚念经念佛,超度你们...

「两面人」更甚于坏人

「两面人」更甚于坏人

  两面人是一句骂人的话,形容一个人不诚实,在这边是一个面孔,在那边又是一个面孔。他没有是非的观念,没有忠奸的辨别,好像墙头草,随着风吹到东就向东,吹到西就向西。 两面人,又指一个人在两者之...

住持之道与待人之道

住持之道与待人之道

心定法师刚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诉我一件事: 有一天药石后,他在大雄宝殿前面一面念佛一面经行。忽然看见一位老太太气喘吁吁的,从成佛大道跑到大雄宝殿门口想要进去,但是殿堂已经关闭,铁门深锁。 看...

星云大师:佛教对「人生命运」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人生命运」的看法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我都有一些期许和信仰。一般人除了信仰宗教以外,有的人相信金钱万能,有的人相信权势有力,有的人相信情爱美好,有的人相信友谊关怀胜过一切。当然,也有的人相...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处世态度。因为人生观念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处世态度也往往大相径庭。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佛教徒是消极而悲观的。因此,选择佛教作为信仰,只是老年人的事,年轻时是不适合的,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