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自性观音,自性弥陀

这教你在自性上就见阿弥陀佛,自性上就知道一切的毛病。

◎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你若想要学观世音菩萨,那最容易的,你就行慈悲法,对一切的人,都要存慈悲心。好像有一天,果前说:“这个慈悲,is really new to me. I didn't know what compassion was before .” (对我而言,的确新鲜得很,以前我不知什么叫慈悲。)不单果前不明白,我相信很多很多西方的人,对慈悲都很生疏的。为什么呢?他不讲慈悲,就对慈悲特别陌生,特别不认识,所以也就对面不认识观世音。因为你不知道慈悲,所以也就不知道什么叫观世音菩萨,不认识了!

你若想认识观世音菩萨,就行慈悲法。什么叫慈悲法?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就是给其他人快乐;悲,就是把其他人的苦拔除。这个乐,是真正的快乐,不是好像世间的娱乐,或者去赌钱,或者去跑马,或者去看电影,或者去跳舞,不是这个乐;这个乐是苦。那什么才是乐呢?就是你能令他真正明白,真正觉悟,这就是给他真正的快乐。再也不糊涂,断无明、显法性,这就是真正的快乐。你若想学观世音菩萨,就实行慈悲法。

怎么叫大势至菩萨?就是欢喜布施。在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里你能喜舍,这就是学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有大喜大舍;观世音菩萨就是大慈大悲。

你能自净其意志,自净其心,返本还原到你那个本妙明心,圆明觉性,也就是返本还原到你如来藏性上,这就是释迦牟尼佛,也就是能仁。

你若能公平正直,一点偏私都没有,对任何人,都是大慈平等,最平等的,这就是阿弥陀佛的行为,阿弥陀佛,就是这样子。这个都是一种比喻,你不要说:“喔!平直就是阿弥陀佛了。”你不要生出执着,听经闻法,就怕有执着,说:“啊!我听一位法师说,平直就是弥陀佛。”那你把弥陀佛,可形容得太没有什么价值。这都是一种比喻:你能平直,心里公平正直,就是阿弥陀佛的行为。

啊!最要紧的是这一句──人我。有人有我,就是有须弥山;有须弥山,就是再没有那么高的了。你看!这都有个我,人有人的相,我有我的相;人有人的架子,我有我的架子;这个架子,有须弥山那么高。梵语须弥,中文叫“妙高”,这妙高不知道有多高,因为它太妙了。所以人的贡高我慢就是须弥,你有人有我,就有须弥山。现在你听明白了吧?人我就是须弥。所以前边那个平直,就是阿弥陀佛,这都是比喻!这就教你在自性上就见阿弥陀佛,自性上就知道一切的毛病。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

传喜法师:弘扬观音菩萨慈悲救度众生的精神——观

传喜法师:弘扬观音菩萨慈悲救度众生的精神——观

弘扬观音菩萨慈悲救度众生的精神——观音菩萨法会开示2012.11.01 忏悔业障 坚定信心 走解脱道 我们为了纪念观音菩萨的出家日,举办九月十九观音法会。观...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建祇桓精舍时,众人正在挖墙角,看到一堆蚂蚁。佛陀当时看到蚂蚁就微微一笑,佛不会无缘无故地笑。阿难就问佛何缘笑?佛说,你看这些蚂蚁,七尊佛已在这个世间...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当勿与彼同,则或可转彼邪执。第一须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第二须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不使名利及人天福报之心稍萌,则可谓德净。即维摩所谓,欲生净...

弘一大师:改过十训

弘一大师:改过十训

1、虚心: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日: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 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

人趣之因与果报

人趣之因与果报

一、人趣之因 (1)负债者互相追债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来讨债的,儿子向父母亲讨债;或者生了儿子以后,被父母亲打,这个负债者互相追偿。 (2)负命者互相杀食 你杀我,我杀你,人类的战争就是这样子,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