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普贤如来根本咒”的奥妙与人体的奥秘

东密与藏密念诵咒语的原始根据,都是从印度中古时期的梵文发音而来。……唵(读如嗡音)、啊(读如阿音)、吽(读如哄音)三个字,却是梵文声母的总纲。因此只用此三个字的发音,组合成为一个咒语,便是普贤如来的三字根本咒了。普贤如来,是意译的妙密,也有意译为普现的。普贤就是普遍而贤善地充满一切处所,无时无处而不存在的意思。

00:2605:45

唵字,也就是宇宙原始生命能量的根本音。它含有无穷、无尽的功能。在人体而言,它是头顶内部的音声。和人们掩盖耳朵时,自己所听到心脏与血脉流动的声音相近。所以凡念诵唵字部发音的咒语,必须要懂得它发音机括的妙用。最低效果,它可以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发。如是伤风感冒,连续不断地念此字音,可以使头部发汗,得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啊字,是宇宙开辟,万有生命生发的根本音。它具有无量、无际的功能。同时,阿字是开口音,是世界一切生命,开始散发的音声。例如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念诵“阿弥陀佛”,便是属于密宗阿部的开口音。也可以说,它是莲花部基本的声密。如果能够懂得连用阿部音的妙用,就可以打开身体内脏的脉结,同时可以清理腑脏之间的各种宿疾。真能了解而合法修习,久而久之,自然可以体会到内脏气脉震动的效果。

吽字,是万有生命潜藏生发的根本音。也可以说,唵字,是形而上天部的音声;吽字,是物理世间的地部的音声;啊字,是人部的音声,是人与动物生命之间的开口音。在人体而言,吽字是丹田的音声。如果懂得以吽部音来念诵,可以震开脉结,启永发新的生机。最低限度,也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效果。例如东密藏密共同所传的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它便概括了唵字与吽字的咒身,至于其中“嘛、呢、叭、咪”四字之音,都是阿部音变化妙用。

总之,有关密宗咒语与音声神秘作用,以及咒语的音声与人体的奥秘关系,的确不是片言可尽其妙。而且以上所说念诵方法的巧妙,也无法以我笨拙的文字表达它的究竟。一切均需自己潜心钻研,同时求乞名师经验的教导,以身体力行加以求证的结果,或者可以了解它的奥妙于万一。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音声同诸位的健康也非常有关系,有三种音声是所有声音的根本音声,后来变成瑜珈,也就是佛教密宗的咒语。

这三种音声就是“嗡、阿、吽”。“嗡”使脑神经震动,是宇宙物理世界最初形成的音声,“嗡”带鼻音,震动整个脑部的,假使头脑不清楚或者头痛,你就念“嗡”,它会有震动治疗效果的。

“阿”是胸部、肺部的声音,所以人很难受的时候,“啊哟”的叹气,痛苦感叹的时候,一定念“阿”。因为它把肺部的碳气、烦恼统统发散。所以你念“阿”字会对身体很好。早上起来,很烦恼的时候,那就站在那里,脸上笑,念“阿”,嘴巴不要管呼吸,它自然呼吸回来,你的痛苦、烦恼、很多病都会出来。可是你这样做时,要学会一个动作,非常重要,嘴巴张开笑,因为脸上神经都会拉开,脸上神经拉开你就会开心,“阿”……你声音发展下去,思想不要动,会感觉身体内外都是一片光明。

这个声音和笑非常有关系,大家先学会笑,不会的每天把脸拉一拉。所以中国的道家做功夫有句最好的话,“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我看你们诸位,很多都很严肃,我们中国土话讲,这些脸都是“讨债的面孔”。所以人与人之间一笑,很多事情都解决了。

我以前常常告诉这位美国外交官艾德,他家三代都是外交官,他也蛮严肃的,我每次看到他都要他笑。外交官更需要笑,很不高兴的时候也要笑(师示笑脸),很重要。

所以念“阿”字,要开口念的。脸两边神经不开,脑神经就展不开了。

人家说南老师真好,他那么大年纪看到别人都在笑;什么笑啊!我是在拉自己的神经。你把自己脑神经一拉、放松,就很少生病,而健康长寿了。

刚才讲到两个音:“嗡”,头部震动的声音,带鼻音的。所以你到西藏看到喇嘛念咒,尤其晚上庙子上念,满山都震动了;“阿”字,刚才也讲了。“吽”字不同了,是丹田发音。生命震动的声音是从这里来的,由下面的力量提起来。“嗡,阿,吽”。身体不好的人讲话是无气无力。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如何对治瞋心

如何对治瞋心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则现在之宽宏习性,即可转变宿生之褊窄习性。倘不加对治,则瞋习愈增,其害非浅。 瞋心乃宿世之习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割香涂...

慧律法师-一行三昧论

慧律法师-一行三昧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法宣法师,诸位法师、诸护法: 这一次本来我是不想来的,因为 921大地震,灾情惨重,很多人都在重建家园,怕大家没有时间。再来,怕路柔肠寸断,寸步难行。后来探听,路没有问题...

若能忍辱不起瞋心,最终还是自己受益

若能忍辱不起瞋心,最终还是自己受益

世间众生同父母,我如男女行孝养; 被他打骂不瞋嫌,勤修忍辱无怨嫉。 ---《心地观经》 这首偈语旨在说明佛教的报恩主义,特别是报众生恩。佛教常讲「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重恩是指父母恩、国家恩、...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释觉空 恭诵MP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a6xLXr4gv2JK5ELqhcNFg ...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问: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慧律法师答:那是错的,妄想本空。断除妄想重增妄,趋向圣道亦是邪。你要体会诸法本空,妄想本来就空。 比如说这是清净心,前面摆人民币一百万。这个是清净心,那我们就多了那一念贪心,...

地藏菩萨最初是怎么发心的

地藏菩萨最初是怎么发心的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