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6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偈颂(26)

第三讲  ②

果平法师 讲授  
 
下面是长行,“善男子,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涅槃者”。这就是说,十方刹土如果有佛要示现涅槃,“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这是把请佛住世,扩展开来讲,如果遇到一切对我们有利益的善知识要入灭,我都要殷勤地劝请,希望他们不要入涅槃,这里包括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

除佛之外,还要劝请其它圣者不入涅槃。首先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还有声闻、缘觉二乘圣人,还有就是在小乘圣人里处在学位的圣者,以及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乃至一切对众生有恩的诸善知识,能够跟众生说一句一偈,能够让众生善根增长,把众生引入善途的所有老师,“我悉劝请。莫入涅槃。”我都殷勤地劝请他们,希望他们不要入于涅槃。这些善知识能够久住世一天,就能够多教化众生一天,多带领众生一天,对于还处在愚昧状态的凡夫,是非常需要和庆幸的事。

关于善知识的重要,阿难跟佛有一段对话。阿难曾对佛说,“善知识对修行者来说很重要,他是修行者成就的一半吧。”阿难的意思是,假如遇到一位善知识,你能够听他讲法,追随他修行的话,你的成就起码有一半的希望。也许我们都会觉得阿难说的有道理,会赞同阿难的话。但佛听后却否定了,说,“不对,善知识是我们成就的全部。”

初听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会赞同阿难的说法,但是如果细细去想的话,佛陀的说法才是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教化,我们修行连走哪一条路都不知道,尽管自己每天很用功,期待着证悟,但是有可能自己已经南辕北辙了,本意要往南边走,现在却往北边跑了,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如果有一个过来人,给我们作一些方向性的指点,我们就不可能反道而行,离目标越来越远。

或者有的时候,自己在修道的过程中自己迷惑了,却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下一步应该往左边,还是应该往右边,我们徘徊在路中不知所措。这时候,多么希望有一位向导来全权带领自己。

所以,善知识在我们修道过程中,就像一个过来人、一个向导。比方说我们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途十分艰辛,道路充满了陷阱,路中还有很多叉路口,并且沿途都有倒引鬼企图来迷惑我们,我们自己孤身一人上路,怎样才能安全抵达目的地?靠一张地图显然是不够的。最保险的就是有一个人,他已经走过这条路了,由他来作向导带自己。跟随他的足迹,我们可以通过险途,安全到达目的地。

所以在这里,佛对阿难说:“善知识是我们成就的全部。”我们如果能够跟随一个善知识,能够听从他的言教,能够百依百顺地去追随他,那自己的成就就有保障了。所以善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重要,所以对一切能够带领我们入善道的善知识,要劝请他们不要入涅槃,能够时常听闻他们的教诫。

“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善知识住世,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劝请他留下来,最终希望他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这句话就说了,“利乐一切有情”,是希望他们能够利益帮助一切众生,让痛苦众生能够离苦得乐。善知识把自己的修行经验告诉我们,把佛陀的智慧明灯,传递到我们的手上,让我们能够脱离黑暗,远离颠倒。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在修请佛住世支时,我希望自己的誓愿是无穷尽的,直到众生度尽祈请乃尽。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教的命运观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教的命运观

佛教的命运观 药师山紫虚居士 摘要:本文以佛教的观点来探讨命运的问题,命运就是一个人一生所出现各个果报的总和。命运与佛教所说的因果论、业报论及缘生论有密切的关...

圣严法师《禅的入门方法》

圣严法师《禅的入门方法》

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是顿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印度的瑜伽及印度的大小乘佛教,均极注重修行方法的次第或步骤,尤其印度晚期的大乘密教,特别重视修行方法的传授,而且越修越繁复。事实上大乘密教的方法,大致...

生病生得越厉害,这时候更要念佛

生病生得越厉害,这时候更要念佛

这是对女弟子意安的开示:念佛却病。可见这个意安在生病状态,生了病被病苦所缠绕,很难提起念佛的正念。所以就根据这个情况来指点:你因为有病就不念佛吗?噫!噫,就是让她注意。有一点:你生病生得越厉害,这时...

虚云和尚朝山得文殊菩萨化身送供

虚云和尚朝山得文殊菩萨化身送供

虚云老和尚(1840—1960)是现代禅门巨匠,俗姓萧。世居湖南湘乡。父玉堂,母颜氏。清道光初年,父宦游闽,曾佐治永春州幕。父母年逾四十尚无子女,其母赴城外观音寺...

宣化上人:念经的好处

宣化上人:念经的好处

念经有什么好处呢?念经啊,没有好处!念这个经,要费很多的时间,费很多的气力。好像在佛前念《金刚经》,你说有什么好处?你从头念到尾,啊!费了很多气力,费了很多精神,费了很多的时间,也没有看见什么好处,这...

处世之道八法

处世之道八法

经常听到长辈教导晚辈,要学习做人处世;每个人也都知道,人要会处世做人。怎么做人暂且不谈,先就处世之道,提供八法给大家参考: 一、亲切:人和人见面,为了表示亲切,微笑、颔首、点头、握手,甚至总要说上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