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2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偈颂(22)

第二讲  ⑾
  
果平法师 讲授
时间:2007年8月26日──29日
地点:新加坡居士林  
 
对这一点,佛也一再地教诫我们,要珍惜这个人身,如果我们这一生失去了人身,如果下堕到恶道里,想再要获得人身就很困难了。佛用比喻告诉我们,这种再得人身的机会就像“盲龟遇浮木”一样。

这个小乘法师在蛇道里挺可怜的,就一直当蛇。那么在有一世,很有意思,他遇到的蛇妈妈对它非常地慈爱,每次大蛇都跑出去捕食,捕食回来饲养这条小蛇,蛇妈妈根本不要小蛇出去,害怕小蛇被别的大动物吃掉。因为这种慈爱,小蛇对它的母亲非常地感恩,很感谢它的母亲,当然是这条蛇母亲了。

但是,非常不幸,有一天这条小蛇跑出去游玩的时候,被砍柴的农夫一刀就砍死掉了,在小蛇临死的时候,它发了这样一念善心:“哎啊我死了,如果我的妈妈老了,谁来饲养她呢?”就因为小蛇当时有这样的一念善心,结果就往生到了人道。

从因果来说,如果要从恶道往生善道的话,一定是因为造了善因。这条蛇的一念善心是它临终时发起的,因为这个善念,这条蛇转生到了人道。虽然转生到人道,但由于余业未尽,他仍然很可怜,投身成了首陀罗──下贱人。

这个首陀罗,他的父亲是做什么的呢?是国王的刽子手。在当时的印度,儿子要继承父亲的种性和职业,因为父亲是首陀罗,而且是国王执行死刑的施刑者,所以当儿子的也只能是首陀罗,只能从事刽子手职业。但首陀罗的父亲认为,当刽子手这个职业太残忍了,如果谁犯罪要被砍头,这个刽子手就要把他的头砍掉。于是首陀罗的父亲希望:我的下一代不要再干这样的事情。

因为首陀罗的父亲发了这样的誓言,父亲死了以后,首陀罗的家族不希望这个孩子再来继承作施刑者,结果国王监狱里的死囚犯越来越多。国王觉得很奇怪,一问,才知道因为现在没有施刑的人了。国王就把首陀罗找来说,“为什么你不愿意从事这样的职业呢?”首陀罗就说,“不是我不愿意,是我的家族不让我做呀。”国王就说,“那你自己的意思呢?”首陀罗说,“如果国王需要,我当然要做。没关系的,如果家族反对我,我宁可把他们全都杀死,我也要从事这个职业。”可见他本性有多残忍。

结果国王一听很高兴,让首陀罗从事刽子手。因为首陀罗有无始劫以来变蛇的习气,他在执刑的时候根本不用刀,他可以一口就把犯人的脖子咬断,非常地残酷。但是就是这样的人,那一次却遇到佛来讲经说法,也因为他过去生中曾长于三藏经典,所以能在法会中即刻开悟。

在我们讲到因果的时候,还有在前面讲到忏悔罪业的时候,都有讲到只要我们过去造有恶业,哪怕是经过百千万劫,如果不忏悔的话,同样要偿还恶业的果报。同样的,我们无始劫以来,所种植的善根,它也不会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都在受罪,都在轮回而消失。在某一刻当我们遇到善因缘时,就会引发自己过去的善根,让自己走上觉悟之路。所以当这个首陀罗去参加佛陀讲经的法会,因听经的善因缘,引发了他曾经做三藏法师的深厚善根,哦!首陀罗突然就开悟了。

细想这个故事有很多的道理啊!首先一个,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别人的行为,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别人的发心是什么,而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如果只看表面而去诽谤一个菩萨的发心,这个过失是很大的。佛曾在经中说,如果对一位菩萨起嗔心,所感得的果报,随这个众生起恶心的刹那念头有多少个,就将堕入多少劫时间的地狱。起念头的时间以佛教最小的时间单位“刹那”来计算,而堕入地狱的时间却是以佛教最大的时间单位“劫”来计算,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如《入菩萨行论》里所说:“如是佛子大施主,若谁于彼起恶心,佛言随其心念数,当堕泥犁尔许劫。”

这是修行人应该要铭记的。我们修的首先应该是自己,而不是自以为我现在掌握了很多的标准,把这些标准就像照妖镜一样去照别人,看到这个人不如法,那个人也是有问题。假如我们是这样地在修行的话,只会给自己带来越来越多的烦恼,我们的内心只会变得越来越不清净。因为我们修行的方向错了。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你有没有做到至心求往生

你有没有做到至心求往生

现在我们末法的众生这个心都是狡诈的,都是虚伪的,都是做表面文章的。所以表现在政治、经济和道德生活当中,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信心、信誉度越来越低呀?大家都是在玩机心呐。玩多了机心,有这个作假的习性,那么...

净土法门修行的第一关

净土法门修行的第一关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遗,岂容不去也? 《观经四贴疏玄义分》 净土法门从哪下手呢?这里讲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并劝眷属一心念佛。从前之事业乃梦,今不复做。专做往生西方之梦。迨至此梦成后,再乘佛慈来入娑婆。普度怨亲,同生净土。庶可不虚此生此遇矣。 若放不下,...

妙莲老和尚《出家现僧相就是良福田》

妙莲老和尚《出家现僧相就是良福田》

现在很多人都说:"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还不是一样!你出家能受得起人家礼拜吗?能受得起人家的供养吗?"这话乍听之下似乎很有理,其实,这是假善知识,冒牌佛教徒胡言;真善知识是恭敬僧宝,...

印光大师永怀录

印光大师永怀录

(归元译白、编辑整理) 一、印祖生平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简介 自民国初年以来,在佛教界提起印光法师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佛教界盛传印光大师是西方三圣之一大势至菩萨的化身。他的一部《印光法师文钞...

以自己的痛苦来帮助别人的痛苦

以自己的痛苦来帮助别人的痛苦

佛过去就和我们一样,都是造恶业的,不动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佛,不空成就如来,过去都是破重戒要堕落地狱的,但是碰到了中间「毗卢遮那佛」的慈悲,引导他们去大忏悔,忏悔以后,发了一个不动的誓愿,最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