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读诵文殊菩萨名号的殊胜功德利益!

有部很短但是极其殊胜的法宝经典,名:《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文殊师利菩萨有无量的神通,无量变现,如果有众生但闻文殊菩萨名,除却十二亿劫生死之罪!多么殊胜啊!如果能礼拜供养的人,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被文殊菩萨威神所护持!所以大家要勤系念文殊菩萨像!念文殊像法!诵持首楞严,称念文殊菩萨名号,一天至七天,文殊菩萨一定来至其人所!有人宿业障者,梦中得见,于现在身如果求声闻,因为见文殊菩萨的缘故,得须陀洹乃至阿那含!如果出家人见文殊菩萨,已得见的缘故,一天一夜成阿罗汉!如果有深信方等经典,文殊师利法王子于禅定中,为说深法,乱心多的人,在他的梦中,为说实义,令他坚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多么殊胜啊!大家一定要受持此经,广宣流布,广为人说!文殊师利法王子,如果有人念,想供养修福业者,即自化身,作贫穷孤独苦恼众生,至行者前。如果有人念文殊菩萨者,应当行慈悲心,行慈悲心的人即是得见文殊菩萨!所以智慧的人,应当谛观文殊菩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作这样观的人,首楞严力的缘故,当得很快疾速见到文殊菩萨,作这样观的人,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佛灭度之后,一切的众生,如果得闻文殊菩萨名号的人,见文殊菩萨形像的人,百千劫中不堕恶道,如果有受持读诵文殊菩萨名号的人,设有重障,不会堕入阿鼻极恶猛火!经常生到他方清净国土,值遇佛,闻法,得无生忍!

现在为您略说此法宝浩瀚功德(摘自经文原文):

一:佛告跋陀波罗:“是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不可具记。我今略说,为未来世盲瞑众生。若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除却十二亿劫生死之罪。若礼拜供养者,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为文殊师利威神所护。是故众生,当勤系念念文殊像。念文殊像法,先念琉璃像。念琉璃像者,如上所说,一一观之皆令了了。

【文殊师利菩萨有无量的神通,无量变现,如果有众生但闻文殊菩萨名,除却十二亿劫生死之罪!多么殊胜啊!如果能礼拜供养的人,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被文殊菩萨威神所护持!所以大家要勤系念文殊菩萨像!念文殊像法】

二:若未得见,当诵持首楞严,称文殊师利名一日至七日,文殊必来至其人所。

【诵持首楞严,称念文殊菩萨名号,一天至七天,文殊菩萨一定来至其人所!】

三:若复有人宿业障者,梦中得见。梦中见者,于现在身若求声闻,以见文殊师利故,得须陀洹乃至阿那含。若出家人见文殊师利者,已得见故,一日一夜成阿罗汉。若有深信方等经典,是法王子于禅定中,为说深法。乱心多者,于其梦中为说实义,令其坚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

【有人宿业障者,梦中得见,于现在身如果求声闻,因为见文殊菩萨的缘故,得须陀洹乃至阿那含!如果出家人见文殊菩萨,已得见的缘故,一天一夜成阿罗汉!如果有深信方等经典,文殊师利法王子于禅定中,为说深法,乱心多的人,在他的梦中,为说实义,令他坚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多么殊胜啊!大家一定要受持此经,广宣流布,广为人说!】

四:佛告跋陀波罗:“此文殊师利法王子,若有人念,若欲供养修福业者,即自化身,作贫穷孤独苦恼众生,至行者前。若有人念文殊师利者,当行慈心,行慈心者即是得见文殊师利。是故智者,当谛观文殊师利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作是观者,首楞严力故,当得疾疾见文殊师利。作此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文殊师利法王子,如果有人念,想供养修福业者,即自化身,作贫穷孤独苦恼众生,至行者前。如果有人念文殊菩萨者,应当行慈悲心,行慈悲心的人即是得见文殊菩萨!所以智慧的人,应当谛观文殊菩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作这样观的人,首楞严力的缘故,当得很快疾速见到文殊菩萨,作这样观的人,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五:佛灭度后一切众生,其有得闻文殊师利名者、见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堕恶道。若有受持读诵文殊师利名者,设有重障,不堕阿鼻极恶猛火,常生他方清净国土,值佛闻法,得无生忍。”

【佛灭度之后,一切的众生,如果得闻文殊菩萨名号的人,见文殊菩萨形像的人,百千劫中不堕恶道,如果有受持读诵文殊菩萨名号的人,设有重障,不会堕入阿鼻极恶猛火!经常生到他方清净国土,值遇佛,闻法,得无生忍!】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 若欲...

你贪求冥感,魔就来了

你贪求冥感,魔就来了

开始修行的時候,要先分别什么叫魔事、什么叫魔相,修定之中有很多的魔事,你要能分別清楚,不要着魔。色、受、想、行、识五蕴,每一蕴都会产生虚妄的魔障。修道的时候,你可别当真,这叫五蕴魔。 在修行当中的时...

【推荐】求人不行,求自己还做不到,这叫业障

【推荐】求人不行,求自己还做不到,这叫业障

我们经常问:怎么修行? 看你遇到什么事就修什么法,一切经典都是这样教授我们的。 第六品〈如来赞叹品〉的当机众是普广菩萨向佛请求,说地藏菩萨利益人间做了哪些事? 佛就跟他说,假使未来世中,阎浮提内,不...

善人与善根人的区别

善人与善根人的区别

善人和善根人,什么叫善根人他曾经修过行,曾经见佛闻法持戒,这就是他的善根,他有这个善根就有相续,今生闻到佛法、听到佛号他会感到很亲切,会马上产生相应,这就是一种善根。 善人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它更空泛一...

念佛怎样摄住意根

念佛怎样摄住意根

这个意根,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把它认真地对待过,有时候我们都对它无可奈何,它非常狡猾,非常有能耐,就像孙悟空孙猴子,一下子大闹天宫,一下子到地府里面搅得一塌糊涂。 我们的第六识常常跑啊,大家想一想...

星云大师:养成孝敬的美德

星云大师:养成孝敬的美德

孝是中国人精神文明的精髓。一个年轻人,必须具备很多的美德,其中,孝顺、恭敬是最基本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 什么是孝敬的美德呢? 第一,要有承顺言教的性格:父母、师长教训我们、指示我们,我们要用恭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