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文殊普贤 指归念佛

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

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见白光,循光往寻,至大圣竹林寺。师入寺,至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据师子座,说深妙法。师礼二圣,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

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

师又问:「当云何念?」

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

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师顶,为授记莂:「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师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上 .致广慧和尚书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以忍为力》

星云大师《以忍为力》

中国是一个讲究修身养性、崇尚人伦道德的民族,五千年来,百家诸经无不推崇勤俭、忠义、守时、谦让、孝顺为美德,多少古圣先贤更是一之为修养、为传家宝。其中,更将忍视为人生最大的修养。在佛教,忍辱更是菩萨必修...

把一切想法都归到念佛当中

把一切想法都归到念佛当中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妄想杂念总是要琢磨,啊,我下一步该干什么?要谋划这些也都是正常现象,但常常要能止得住。我们念佛就是不要有其他的想法,一切想法都归到念佛当中,这就是止。 我们讲修止观,念佛就是在...

探病时应注意的事项

探病时应注意的事项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只园精舍看望一病比丘,令其痊愈。人在生病时,感情最为脆弱,...

大如虚空,小如极微

大如虚空,小如极微

细菌,看似一小簇,里面可能就有万千的细菌;蚂蚁,一个小洞,也可能藏有万千的蚂蚁。凡是小的动物,都是集体群居;凡是大的动物,都会分散、独自生活。 一个小池塘,可以有无数的小鱼在里面嬉戏;可是大的蛟龙、...

最好的忏悔方法是至诚念佛

最好的忏悔方法是至诚念佛

在忏悔法里面它有作法忏,有取相忏,有实相忏。那么最好的忏悔方法也就是至诚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了。这一两年来,我们这个百万佛号闭关确实很多同修有很丰富的这方面的体验,他们每次谈体会的时候也都会谈到这...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13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13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13) ◎ 印海 著  诸佛是断德圆满,不畏生死,纯以愿力来三界教化众生,故第一名号称为如来。第二德号是应供,梵语阿罗诃,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