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进能退,能伸能屈这才是修行人的标准

  唐朝隐峰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他们都是著名的禅师。他们虽为师徒,却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相互学习。相比之下,马祖禅师禅道高一些,但隐峰禅师也毫不逊色。

  有一次,隐峰禅师推着车子搬运经书,正好碰到马祖禅师坐在藤椅上伸着脚休息。由于道路太窄,隐峰禅师请求马祖禅师把脚缩回去,让一下路,没想到马祖禅师却无理地说:“我向来只伸不缩。”

  隐峰禅师听到这话,也不甘示弱地说:“那我向来只进不退。”

  二人争执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隐峰禅师毕竟有事在身,再这样下去非误事不可。于是他不顾一切推车向前,结果辗伤了马祖禅师的脚,疼得马祖直咧嘴。

  马祖回到寺里,便立刻召集众人登堂讲法,手里还拿着一把锋利的斧头。

  见禅师怒不可遏的样子,弟子们感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马祖禅师说:“刚才是谁辗伤了我的脚?快快站出来,我要砍掉他的脑袋!”

  众人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这时,隐峰禅师快步走上前去,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脖子。马祖禅师见他毫不畏惧,却又放下了斧头,心平气和地说道:“你对自己的前途毫不犹豫,大千世界可任你行走。”

  隐峰禅师听到这话就缩回脖子,向马祖禅师顶礼跪拜,然后弯腰退下。

  马祖禅师看到这里,再次称赞道:“能进能退,乃真正法器。”

  众人听后,均若有所悟。

  人生何时该进何时该退,有时候怎么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却再简单不过了:我们进于平日累积的成果,而退于我们不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成就,而是不要对自己所做的事产生犹豫。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最后该得到的不会少你一分,不该得到的也不会多你一分。

 

点我:

相关文章

佛藏经   卷四--鸠摩罗什

佛藏经 卷四--鸠摩罗什

《佛藏经》第四卷 了戒品第九 佛告舍利弗:“有三种人,闻说是经,心不喜乐。何等三?一者、破戒比丘,二者、增上慢人,三者、不净说法及贪著我者。是人远离于此随顺实相深经,具足充满生盲部党。是故,舍利弗,...

叶衣观自在菩萨经--不空

叶衣观自在菩萨经--不空

叶衣观自在菩萨经一卷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尔时婆伽梵住极乐世界。与诸大众宣说妙法。时金刚手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双膝着地顶礼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足。白观自在菩萨言。圣者住大悲...

月灯三昧经.--释先公

月灯三昧经.--释先公

月灯三昧经一卷 刘宋沙门释先公译    与前月灯三昧经第八品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游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六万菩萨俱。及持央数诸天人。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在其众会中坐。时佛告文殊...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编者按:你知道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吗?(答案在文章结尾)鸠摩罗什是四位大师中最早在中国开始译经的。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鸠摩罗什大师的坎坷的一生,但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弘扬佛法的...

佛教故事:成佛之前

佛教故事:成佛之前

  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荣华富贵;出家后,经过六年苦行,最后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您说是吗?’  佛陀并没...

佛说马有三相经--支曜

佛说马有三相经--支曜

  佛说马有三相经一卷   后汉三藏法师支曜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诸比丘。善马有三相用入官可给御。中王意得名为官马。何等为三相。一者有善马意自能走。二者有力。三者端正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