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进能退,能伸能屈这才是修行人的标准

  唐朝隐峰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他们都是著名的禅师。他们虽为师徒,却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相互学习。相比之下,马祖禅师禅道高一些,但隐峰禅师也毫不逊色。

  有一次,隐峰禅师推着车子搬运经书,正好碰到马祖禅师坐在藤椅上伸着脚休息。由于道路太窄,隐峰禅师请求马祖禅师把脚缩回去,让一下路,没想到马祖禅师却无理地说:“我向来只伸不缩。”

  隐峰禅师听到这话,也不甘示弱地说:“那我向来只进不退。”

  二人争执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隐峰禅师毕竟有事在身,再这样下去非误事不可。于是他不顾一切推车向前,结果辗伤了马祖禅师的脚,疼得马祖直咧嘴。

  马祖回到寺里,便立刻召集众人登堂讲法,手里还拿着一把锋利的斧头。

  见禅师怒不可遏的样子,弟子们感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马祖禅师说:“刚才是谁辗伤了我的脚?快快站出来,我要砍掉他的脑袋!”

  众人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这时,隐峰禅师快步走上前去,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脖子。马祖禅师见他毫不畏惧,却又放下了斧头,心平气和地说道:“你对自己的前途毫不犹豫,大千世界可任你行走。”

  隐峰禅师听到这话就缩回脖子,向马祖禅师顶礼跪拜,然后弯腰退下。

  马祖禅师看到这里,再次称赞道:“能进能退,乃真正法器。”

  众人听后,均若有所悟。

  人生何时该进何时该退,有时候怎么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却再简单不过了:我们进于平日累积的成果,而退于我们不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成就,而是不要对自己所做的事产生犹豫。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最后该得到的不会少你一分,不该得到的也不会多你一分。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39)饿鬼 擅用僧物得饿鬼报

《百业经》:(39)饿鬼 擅用僧物得饿鬼报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佛教故事:老幼免遭沉溺之灾

佛教故事:老幼免遭沉溺之灾

  苏州皋桥地方有个姓张的老翁,素信佛法喜斋僧,奉佛善行远近闻名。万历三十九年(1611),他携带八岁的孙子,到普陀山进香礼佛,千里迢迢不辞辛劳,日行夜休,一日来到杭州钱塘江码头,欲乘船渡海。他们...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公案  师上堂谓众曰:“此事的的,没量大人,出这里不得。老僧到沩山,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云:‘与我将床子来。’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  时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

请把贫困卖给我吧!这样做可以远离贫困

请把贫困卖给我吧!这样做可以远离贫困

  从前,古印度的阿梨提国有一位长者,十分富有,但他为人极其吝啬,为人凶暴,缺乏慈心。他家有一位老年婢女,从早忙到晚,还是不让她吃饱穿暖,甚至没有休息的时候,稍有过失,还要遭到鞭打。  一次,老婢...

如盲执烛

如盲执烛

  在拘睒尼国的美音精舍,佛陀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有一个老梵志,整天高举着火把在城市中行走,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大白天拿着火把走路呢?」   老梵志答道:「世间的人没有一个不愚蠢,他们长着眼睛,却...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3、极难行之种种布施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3、极难行之种种布施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