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所有”是一种大智慧

  有三个年轻人在旅途中相遇了,于是结伴而行。他们探讨着满足感的话题,由于观点不同,激烈地辩论着,这时,一个老人走了过来。他侧耳听了一会儿,也没听出个所以然,“你们吵什么呢?”他问。

  第一个站了起来,说:“我这个人什么都喜欢,看见别人有的东西,我也要努力去得到。按理说,我这应该算是一种很积极的态度了,可我每天四处奔波,却依然有太多的东西无法得到,我为此又累又烦恼,觉得生活没有乐趣可言。人活着不就是不断地去追求吗?为什么这样我会感觉疲累呢?”

  第二个说:“我和他不一样,他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把自己的喜好建立在别人身上,当然会累了。我只去追求那些自己喜欢的。一开始我过得快乐而满足,可后来我喜欢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以得到,大概人的欲望都会膨胀的。所以我也过得不开心,觉得很累!”

  老人看了看第三个人问道:“你呢?你是不是也觉得活得很累呢?”

  他笑着回答:“我觉得一点也不累,相反,却充满了情趣。我不像他俩那样刻意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是顺其自然。我珍惜我得到的每样东西,因为我曾为它们付出过努力,所以有时就算我无法得到更多,但一看到我拥有的东西,也就没什么遣憾了,珍惜已经拥有的,我一直活得满足,而且充满了希望。”

  老人听完微笑不已。

  他指着第一个人说:“你的态度看似积极,实则根本就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什么都爱,其实什么都不爱,忙到最后也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所以活得不快乐。你的人生态度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我爱所有’。”转过身,他对第二个人说:“你的人生态度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有我所爱’。凡是你喜欢的你就想得到,欲望越来越多,自己又不可能完全得到,最后自然是疲于奔命了。”

  前两个年轻人若有所思。老人接着说:“第三个年轻人对生活很满足,一直充满希望。他的做法也有四个字,‘爱我所有’,这其实是一种大智慧!”

  三人告别了老人,带着一种全新的心情踏上去远方的路。

点我:

相关文章

因贪心临死之际方反省自己

因贪心临死之际方反省自己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在一次的禅思中,体悟到:世间人的欲望是很少能满足的,也很少有人带着对欲望厌患之心而去世。能知足,能对欲望厌患而去世的人,那...

百年一梦

百年一梦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道:‘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抑是无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

吝啬的伊利沙

吝啬的伊利沙

  从前有个人,名叫伊利沙,家中有千顷良田,满仓米谷,牛羊成群,奴仆成百,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数也数不清。  但是,他生性吝啬,不但平日一个钱,恨不得掰成八个来花,也从来不布施任何东西,自己的日常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3、安忍求和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3、安忍求和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3、安忍求和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东胜身洲一国王时,当时有个梵施王因不具备如身洲王一般威力,故而常常对他所拥有之荣华富...

《百业经》:(89)萨Ra那  前世鞭打今生受报

《百业经》:(89)萨Ra那 前世鞭打今生受报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苦来自于欲

苦来自于欲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弘法时,一天早晨,佛陀着衣持钵,准备入城乞食。有一位阿支罗迦叶居士正准备出城办事,在往耆阇崛山的路上,他远远地便看到佛陀。阿支罗迦叶请示佛陀:‘世尊,我心中有一些疑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