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三弥勒化身布袋和尚圆寂纪念日

布袋和尚,据说是五代梁时明州(宁波)奉化人,或谓长汀人,世人也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布袋和尚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契此身体胖胖的,肚子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杖挑一布袋,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据《释氏稽古略》记载,后梁贞明二年三月三日布袋和尚坐化,示灭之前,在岳林寺东廊下端坐磐石之上,说了一首偈子:“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从此,民间相传他是弥勒菩萨化身。中国的圣迹高僧是很有传统的。南朝有圣僧宝志,传为观音化身。唐朝末年,金地藏自新罗来,在安徽池州九华山苦行,是为地藏菩萨化身显圣。更为著名的就是济公和尚了。这些神僧也有不少留下了艺术形象,但最为普及的仍为布袋弥勒。

唐代以后,各式各样的弥勒佛像均让位于中国高僧布袋和尚了。现知最早的布袋和尚像是在杭州西湖石窟造像之中的南宋阶段的布袋弥勒佛,江西赣州有通天岩石窟,其中也有着布袋和尚的雕像。“大肚能容,笑口常开”逐渐成为佛教人生观最重要的写照。弥勒佛从造型到观念都民间化世俗化了,成为中国人心中最为熟知又极为亲切的佛像。

大肚弥勒天天笑口常开,这个笑,可不是傻笑、坏笑,而是慈悲、悲悯的笑,给人带来的是欢喜、希望和光明。我们应该学习弥勒菩萨的大度、放下、自在与洒脱。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有人一辈子生病,但是带病延年

有人一辈子生病,但是带病延年

有人问我,为什么有的出家同学吃素修行,身体却愈来愈多病。好像佛法就是人寿保险,应该保证不生病似的,这是观念错误。其实人生以病苦为师,要遭遇痛苦和身体多病,才容易有道行。又健康又快活又功名富贵,一切都...

净空法师:一切诸佛是依这部经而成佛的

净空法师:一切诸佛是依这部经而成佛的

【华严、法华均圆顿称性之教,但其归趣,却在本经。】这个意思就是说明了,《华严经》跟《法华经》在我们中国都号称为经中之王;也就是说,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论,这两部...

药师山·紫雲居士:胎藏曼荼罗简介

药师山·紫雲居士:胎藏曼荼罗简介

胎藏曼荼罗简介 药师山紫云居士 胎藏曼荼罗是孕育成佛之处。它是意生身或本尊修成化佛所须的过程,及此化佛学习修出一切种智之度生方便法。无论哪一种法门的成就者均如...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

一切诸佛都有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对这些佛教的常识,我们还是要了解。十种拯救众生的智力,这个力就是不为他所破坏,具有决定的功能。阿弥陀佛有无量的力,这里就概述为十种力。我们了解十种力,一方面对...

净空法师:劝众念佛

净空法师:劝众念佛

劝众念佛 网络、电视机前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近年来我们从网络、电视、报章杂志等多方面消息,得知世界各地天灾人祸很多。尤其为了追求物质科技文明的发达,使地球...

修止观者应调五事

修止观者应调五事

修止观者,质言之,即调五事也。 一、调食 食之时义大矣!昔有一人遇佛,问曰:世皆称佛一切智人,佛尝说法明何义耶?佛时适行乞食,乃曰:吾明一切众生,咸依食住。其人笑曰:众生依食,畴不知者!明此便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