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3)

◎ 印海 著
 
释 经

甲(一) 序起分

乙一 证信起

如是我闻:

每部经典都可分为三大部份:(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本经依照太虚大师所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要》的分科,较为简要、明了。序分有二:(一)证信序,(二)发起序,前者是通序,后者是别序。(一)证信序有信、闻、时、主、处、众六种成就。证信本经是阿难亲闻,佛陀亲口宣说,有时间、处所及听法大众。(二)发起序是记述一部经之特殊因缘,或因弟子问,或因佛观察听法大众根机淳熟,放光集众无问自说。本经出广长舌,放千光明,一一光中有无量化佛,异口同音,说不可思议陀罗尼法。当释尊自己演说百亿陀罗尼门时,弥勒悟解过人,当下即得百万亿陀罗尼门出位授记。此为本经发起序之特殊因缘。

“如是”二字是信成就,表示佛曾经如此说。

如是二字本有信顺之义:“信为入法之初基”;“顺则师资之道成”,因听者生信,佛所说之法皆可顺从,由顺从故师资关系方能建立。

“我闻”是闻成就。阿难是结集经者。指自身说:如是之佛法,我亲自从佛处听闻而来。或佛弟子间展转传闻:诸佛说法为破除众生我执,为何不称“无我”闻,而说“我”闻?答有四种原因:故称“我闻”:一因言说上方便,若说无我,不知所表明是谁?二以随顺世间习俗,自指为我。三为除众生无我的恐怖,若说无我,到底为谁修学?四佛虽说无我之理,但不否认世间有自、他,染、净,善、恶因果,差别事相,故称为“我”闻。

闻是听闻,由耳根发识,听受所说。依佛法说:必须根、识、心所、外境四法和合才可名闻。这四个字置于每部经前,是结集三藏者,依于如来言教,并非自撰,为使众生恭敬生信,故说“如是我闻”。

一时,

指说法的时候。听法者根机成熟,感佛所说。说法者慈悲演说,从始至终,所说事毕。总名一时。

梵语佛陀Buddha,译为觉者,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尊为佛。就我们这一世界说,指释迦牟尼佛。

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这是本经说法处,梵语Sravasti,此云舍卫城,为当时中印度憍萨罗国的都城,舍卫城译为丰德城,此城为国都,是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人民生活富裕,出产丰溢,加之人文荟集,并且修道之人亦众,故称丰德。祇园,此云誓多林Jetavana,或意译为殊胜,这本是祇陀太子之名。传说:当太子诞生时,因邻国正来侵犯,最后终于获得胜利,所以取此名,表示庆祝。给孤独即须达多Sudatta长者,此云善施,长者乐善好施,仁慈为怀,周济贫乏,哀恤孤老,为有名之大慈善家,时人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长者为娶儿媳,曾往摩竭陀国之王舍城,得知佛德崇高。发心礼请佛陀到舍卫城,说法度生。佛以出家之人当须寂静。舍卫城中人口众多,闹嚷不宁,希望能在该城之南,五、六里许一祇陀太子之林园,该处平坦宽广,泉林茂盛,建筑伽蓝,安僧弘法。善施长者心生欢喜,即于祇陀太子商谈购地建筑僧舍之事,祇陀太子当时心中并不同意因而戏语说:“除非以金布地,厚敷五寸,即可卖之”。善施长者满口承认,毫无吝意,即以黄金布地,直至金库殆尽,亦所不惜。祇陀太子为给孤独长者喜舍心之所感,即对长者说:“园地当属长者,树林应属于我”。因此两人共同发心,供养三宝,成就此一大功德。故经中多称“祇(陀)树给孤独园”,此园为释尊在世常驻说法之处所。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改变命运的方法与实例》

海涛法师《改变命运的方法与实例》

恋爱中的男女,总是借着外在的物质表达内心的想法,但是外在的装饰打扮无论如何总是一个助缘而已,最主要的因素,中国人说得最好,叫天生丽质,是不是?再怎么化妆,皮肤黑的怎么抹得白呢?而有些人就是天生晒不黑,...

教育儿女比送经书更重要

教育儿女比送经书更重要

一位居士经常请经书送给别人。印光大师对她说:你有这份心很好,因为请佛书送给别人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一件事比请佛书送人还重要。 这位居士听了,用很疑惑好奇的眼光看着大师。大师加强语气继续说:你要教育儿女...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谈魔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谈魔

浅谈魔 药师山紫云居士 前言世间的人对魔鬼都会产生害怕、不祥及恐惧的心。在《四书》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魔鬼对多数人而言,只是个谜团,一般人只能在电影、...

这部经是我们的救命真经

这部经是我们的救命真经

这部经在我们一般的说为救命真经,这个救命啊,不是救我们的色身性命,是救我们的法身慧命,所谓救命经啊,因为我们都迷了,迷了我们的真心,迷了我们的性体,这部经能启发我们,能够使我们恢复本性。 金刚呢,是...

物质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

物质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

圣严法师《工作不只是保住饭碗》

圣严法师《工作不只是保住饭碗》

什么是现代人应该有的正确、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念呢?时下有些年轻人,只把职业当成谋生的饭碗,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每当有额外工作时,有些人可能会这么想:「反正我现在饭也够吃了,衣服也够穿了,房子也有得住,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