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1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31)

 ◎ 印海 著
 
当释尊说弥勒上生经为弥勒授记作佛后之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就要涅槃。此处说十二年后,表示佛为他授记,已证明弥勒得度十二缘起生死流转门。十二缘起或十二因缘为凡夫生死之恶性循环,以无明、爱、取三种烦恼,而造成行、有二支业道,去感召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忧悲一大苦聚。此是凡夫流转相,弥勒反此流转而超凡入圣,得清净还灭。弥勒选定在春季二月十五日这一天入灭,是为了众生执着常、乐之妄想。涅槃经第三十卷说:“二月名春阳,春阳之月,万物生长,种植根栽,华果敷荣,江河盈满,百兽孚乳,是时众生多生常想,为破此常,说一切法悉是无常”。弥勒于春阳之季入灭,令人见到万物荣枯无常,生命亦是无常。于二月间入灭,表示弥勒已能证得自性清净身及智慧法界身。又于十五日入灭者,表示是日为满月日,月亮盈满无亏,象征菩萨功圆果满,入大涅槃。弥勒预知时至,于涅槃前返回家乡入灭,与舍利弗不忍见世尊入灭,愿先佛而入灭,还到本生乡里,正意系心,入灭尽定。亦与国人相似,愿寿终于家乡,所谓“叶落归根”。不过,释尊生于迦毗罗卫国,入灭于俱尸那城,表示于此世界化缘已毕,将去他方国土教化。如菩萨处胎经说:“我身今灭,不复更生于阎浮提,于十方三十二垓诸佛剎中遍施佛事”。弥勒上生后,还来人间,化缘未尽,发愿利益此界众生。

弥勒入灭是以盘腿结跏趺坐而化。常人都不能生死自由,最后命终四大分散众苦交迫,悲苦万分,菩萨有大功行,入灭时如同入定,身躯不卧。又不同于释尊入灭,释迦涅槃时头朝北向,右胁枕手,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以卧为最安适,表明释迦于此世界化缘已尽。弥勒但以坐势入灭,证知弥勒将欲利乐此土众生,当成佛果,化事尚未究竟。如入灭定,如同佛菩萨,声闻等,内心暂时不起受,想二心心所,一切情绪,联想,分别心均不起活动,唯端坐不动,好似涅槃,入灭定作止息想,但未真实涅槃。真是虽然万缘俱寂,而能了了常照。

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

现说明菩萨寿终身相庄严。一般人死相现前,非常难看。首先身体发生青瘀,继而膨胀乃至溃烂,令人惨不忍睹。但菩萨命终之后,身发紫磨金色,栩栩如生,并且身放光明,鲜艳无比,表明菩萨当来受生时是世间上第一位值得尊贵者,光明赫耀如百千太阳,表菩萨智慧高超,将要破除众生愚痴黑暗。

其身舍利,如铸金像,不动不摇。

此说舍利之形状。舍利此云坚固子,即人死后的骨骸尸体。人死后有种种葬法,如火葬、水葬、土葬、还有鸟葬(给鸟兽吃)。释尊入灭是用火葬,而得八万舍利,小如稻谷、芥子之碎粒,以便分给八王供养,建塔礼拜。所以释尊是碎身舍利,主要将此最后骨骸,火烧为碎粒,分身十方,度化有缘。弥勒命终不用火化,是全身舍利,如铸金的菩萨像,并且不摇不动。全身舍利表示弥勒上升兜率是以一佛教化众生,不动不摇表示法身常在,本不动摇,本无来去,本无生灭诸多动作。

关于全身舍利,近代,在台湾前有慈航菩萨的肉身不坏,现有清严法师的全身舍利,慈航菩萨在世,修慈悲喜舍行,热心为佛教、为僧伽,是一位近代革新佛教大德,今日台湾佛教有如此蓬勃新生气象,慈航菩萨为教为法的功劳是有相当供献的。慈航菩萨效弥勒之慈行,自称慈氏,专弘唯识,远绍弥勒之宗风,并发愿死后不以火化,端坐缸中,厝于台湾汐止秀峰后山五年后开缸,全身不朽,栩栩如生。当时教界震动,中外人士,前往瞻礼,不绝于途。一九七六年二月间,台湾第二位全身舍利的清严法师出现,又是轰动一时,令人叹为稀有!此不但证明佛法信、愿、戒、定法力不可思议,同时为佛教带来无比希望。因为佛教式微,为一般知识界,訾为迷信,今以全身舍利示现人间,不能不令人心服。全身舍利出缸后,当然要建堂供养,留为后人恭敬礼拜,此二大德在世不但能以言教度化众生,死后又以全身舍利度无量有缘众生,令人生信,种福,使佛法的信心种子普洒大地,法水的甘露洗涤人类的邪念妄执,这是菩萨化世又一方便。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45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45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45:令得成正觉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扬善并抑恶,行举持正觉。表里合一依大乘,修...

堕胎是杀人,是杀自己的亲生子女,做父母的都要负

堕胎是杀人,是杀自己的亲生子女,做父母的都要负

1.现在有很多年轻女孩子堕胎,果报在哪里?肯定在新型的堕胎地狱。你到那里去的话,每天堕胎,一天堕一万次,就给你受这个罪。2.堕胎是杀人,造这样的恶业,你会有福报吗...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夫前之无始,后之无终。包太虚而无外,入微尘而无内。清净光洁,湛寂常恒。无生无灭,离相离名。在有非有,居空不空者,真性也。至于揽地水火风之身,乃筋骨血肉之聚。方生即灭,才荣便悴。众骨支撑,如以木为屋。...

【推荐】如何获得快乐与调好人际关系

【推荐】如何获得快乐与调好人际关系

快乐不是独享,而是共享。有独享的快乐,叫寂静涅槃,禅定的快乐也是独享的,但大部分快乐是共享的快乐。 我们修学佛法,要发度一切众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对于在家居士,一家人天天在一起,要让家人都感...

宣化上人:为什么人有贫贱和尊贵

宣化上人:为什么人有贫贱和尊贵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尊贵的人?又有下贱的人?是什么原因使他就尊贵了?什么原因令他就下贱了?有五种道路,令人走到下贱这一种的果报上。这五种的路: (一)骄慢。谈到这骄慢,对外面的人骄慢,这是一般人常有的;...

称佛名号相应为要

称佛名号相应为要

称彼如来名者,谓称无碍光如来名也。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非如日月珠光,但破空穴中暗也。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者。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