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9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39) ◎ 印海 著 发愿求生兜率的行者,虽未断烦恼,但能行六事法,必定往生,如得六通,与圣者一样,来去自在。 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 易行道的修行方法,多以持名观像为方便。此处系念是将心想念弥勒的形像,念兹在兹,而不舍离,久之,观想成就,自然见到弥勒现前。同时口中恒常称念弥勒名号,久之亦得三昧。世亲著净土往生论中有五门修行法:一、礼拜门:供奉弥勒圣像,恭敬礼拜,希求能生兜率陀天,亲觐弥勒。二、赞叹门:至心称赞一生补处菩萨,希菩萨智光加被,能生彼天。此中赞叹门即是说明持名修行法。三、作愿门:发深切之愿,愿生彼天,修习菩萨曾经所修法门,所成就的功德。即下文所说,发愿于‘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花上结跏趺坐’。四、观察门:观察兜率天上依报庄严,及彼弥勒菩萨,天众正报庄严。今系念菩萨形像,亦属观察门,观察菩萨圣相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令人爱敬。五、回向门:不舍一切众生,所作功德,回向众生皆得往生兜率天宫,亲近弥勒,若修此五门,并资以前文所说六法行事,决定往生彼天无疑了。 如是等辈,若念一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 正明发愿。如是修行六事法诸位行者,进而若于短时期中受持在家居士所修的八关斋戒,信乐受持,于一念中,至心不犯,加之、修诸清净功德,发愿资助,决定可以往生。八斋戒已如前文说。发愿是一种立志,将此一切戒德,净业回向,作为往生资粮。若能发一念心,清净持戒,尚可往生,何况多时,常修八关斋戒,集诸净业功德? 庚三 往生 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花上,结跏趺坐。 往生是上天的同义语,平常修净土行者多注重于来生的利益,希望后一生中比今生更为理想幸福,所谓后世乐。本经特重视往生兜率净土,亲近弥勒,故释尊作证说明,倘若能如前文所说修六事法,持八关斋,乃至一念顷,同时发愿往生,当吾人一旦命终,很快的时间,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举喻说,如同一位有大力的壮士,将弯屈的手臂伸直地一样迅速。修西方净土回向中亦有“屈伸臂顷到莲池”之说。本经中特别说明往生之迅速,证明兜率净业成就后,一旦命终,随即往生,只要将此人间业报身一放下,不需经过中有身(死有到生有的桥梁)出现,当下即能往生兜率。普通常人从死后到生前,由于没有极重的善业和恶业,依部份佛法说,均须经过中有身的阶段才能投胎,或称结生。作极恶业者,为五逆十恶之人,此间生命崩溃,当下即堕三涂。往生净土者,因善业淳熟,愿力强大,或仗佛菩萨的慈悲摄受,当下往生,此约往生时速说。往生后,即以莲花化生,于莲花中结跏趺坐,这证明生于彼天,住清净行,离诸胞胎之浊染,又能于莲花上跏趺而坐,表示将亲近弥勒,闻法悟道,伏除烦恼,决定能出生死之苦海。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九讲:三辈章 讲解:纯祥法师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里依止哪个善知识特别重要,《选择本愿念佛集》根本的依止,除了净土经典之外,专依善导大师,提出... 亲兄弟,明算帐!人,总有计较的心理;尤其你多我少,我多你少,彼此相持不下,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多少的纠纷。 你看,兄弟反目,朋友绝交,不都是因为计较多少吗?一般人认为,分得少是吃亏,分得多是占便宜。 其实... 比较禅宗的参话头与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前言禅宗以「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为其宗旨,其修行方法充满玄机,很多人看那些祖师们留下的公案,就...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在佛堂拜佛的时候,忽略了禅室外头的事... 有时我们认为是冤枉的业,是法律不公,或者处理你这件事处理得不正确,这就冤枉了。不过在地狱里没有一件冤枉事,都是你自己做的,自己去感的果。乃至于狱卒、阎王爷,这些都是由你自己的业所变现的。说有,确实是... 中国人每逢过年,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一般的商家大都供奉财神爷,甚至居家生活也总是说:和气生财,可见财富为大家所追求。 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何才是取财之道?有四点看法: 第一,非分之财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