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9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39) ◎ 印海 著 发愿求生兜率的行者,虽未断烦恼,但能行六事法,必定往生,如得六通,与圣者一样,来去自在。 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 易行道的修行方法,多以持名观像为方便。此处系念是将心想念弥勒的形像,念兹在兹,而不舍离,久之,观想成就,自然见到弥勒现前。同时口中恒常称念弥勒名号,久之亦得三昧。世亲著净土往生论中有五门修行法:一、礼拜门:供奉弥勒圣像,恭敬礼拜,希求能生兜率陀天,亲觐弥勒。二、赞叹门:至心称赞一生补处菩萨,希菩萨智光加被,能生彼天。此中赞叹门即是说明持名修行法。三、作愿门:发深切之愿,愿生彼天,修习菩萨曾经所修法门,所成就的功德。即下文所说,发愿于‘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花上结跏趺坐’。四、观察门:观察兜率天上依报庄严,及彼弥勒菩萨,天众正报庄严。今系念菩萨形像,亦属观察门,观察菩萨圣相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令人爱敬。五、回向门:不舍一切众生,所作功德,回向众生皆得往生兜率天宫,亲近弥勒,若修此五门,并资以前文所说六法行事,决定往生彼天无疑了。 如是等辈,若念一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 正明发愿。如是修行六事法诸位行者,进而若于短时期中受持在家居士所修的八关斋戒,信乐受持,于一念中,至心不犯,加之、修诸清净功德,发愿资助,决定可以往生。八斋戒已如前文说。发愿是一种立志,将此一切戒德,净业回向,作为往生资粮。若能发一念心,清净持戒,尚可往生,何况多时,常修八关斋戒,集诸净业功德? 庚三 往生 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花上,结跏趺坐。 往生是上天的同义语,平常修净土行者多注重于来生的利益,希望后一生中比今生更为理想幸福,所谓后世乐。本经特重视往生兜率净土,亲近弥勒,故释尊作证说明,倘若能如前文所说修六事法,持八关斋,乃至一念顷,同时发愿往生,当吾人一旦命终,很快的时间,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举喻说,如同一位有大力的壮士,将弯屈的手臂伸直地一样迅速。修西方净土回向中亦有“屈伸臂顷到莲池”之说。本经中特别说明往生之迅速,证明兜率净业成就后,一旦命终,随即往生,只要将此人间业报身一放下,不需经过中有身(死有到生有的桥梁)出现,当下即能往生兜率。普通常人从死后到生前,由于没有极重的善业和恶业,依部份佛法说,均须经过中有身的阶段才能投胎,或称结生。作极恶业者,为五逆十恶之人,此间生命崩溃,当下即堕三涂。往生净土者,因善业淳熟,愿力强大,或仗佛菩萨的慈悲摄受,当下往生,此约往生时速说。往生后,即以莲花化生,于莲花中结跏趺坐,这证明生于彼天,住清净行,离诸胞胎之浊染,又能于莲花上跏趺而坐,表示将亲近弥勒,闻法悟道,伏除烦恼,决定能出生死之苦海。 今天一师兄过来,聊起了观音菩萨,说她去普陀山之前,来抽签问姻缘,都是下下签。后来去了普陀山,回来不到一月,就相中了对象,结婚了。对方人很好。去普陀山,可以改变命运。又说起了,她去普陀山时,来观音寺,... 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其实不然,学佛的人如果懂得因果的观念,一定会更积极努力。因为即使努力,还不一定能够得到成果,也就是说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不一定得豆;然而如果不努力,就更不可能得到成果... 印光法师:遇急难恐怖,志诚念佛念观音菩萨!【敬请常念阿彌陀佛,决定可生西方极樂世界】法师文钞:汝欲皈依,今为汝取法名为慧潜。谓其心与佛智慧,潜相符契也。即古人所谓... 感情是自私的,俗语说: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连三岁小孩子对自己母亲的感情也往往不容许别人来占有,夫妻间的感情更不许有第三者的侵入。因此,当感情受到外人侵犯时,就会发生许多问题。 其实,真正的感情... 禅的修行,目的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身心平安、少烦少恼, 所以学到观念、方法后,一定要经常练习,才能达此目的。在中国禅宗的传承上,至今尚有临济和曹洞两个宗派,教人修行的方法各有不同。临济宗的方法是参话... 有一个道友问我,说我曾经讲过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这是什么含义?这是说我曾经在监狱住几十年,他说:你用什么降伏你的心啊?我就用这个心。 《楞严经》上讲,说是一位佛子,受了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