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41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41) ◎ 印海 著 总结上文共有四小段说明值遇诸佛圣众,获得法益。 一、现在上生兜率值遇弥勒得闻法益:菩萨已在内院说法度生,吾人只要能清净三业,本经说以身礼拜佛像,口称叹佛的功德,心观想、系念佛的相好庄严,自然能使三业清净。加之前文所说六事法门齐修,命终后决定可以生天,见佛闻法,随修六法,少净三业,只要上生,自然获得不退。 亦随弥勒下阎浮提,第一闻法。 二、将来随弥勒下生得闻法益:菩萨在天宫说法四千岁后,下生人间,只要六事齐修,三业清净,上品上生者,行者当随菩萨下生人间,初会闻法开悟证果。成佛是一件很难的事,先上生亲近弥勒菩萨,菩萨下生又跟随下生,听闻佛法。同时,以此因缘善根,将来可以亲近未来无量诸佛,承事供养,要深植此菩提善根,待福慧圆满具足,才能成办佛果。 于未来世,值遇贤劫一切诸佛。 三、未来世值贤劫一切佛闻法益:因行者具备善业及正见,不但亲近弥勒佛,亦得值遇贤劫诸佛。贤劫是说吾人所主娑婆五浊恶世,修行甚难,有千佛贤圣出世化导众生,故称贤劫。 于星宿劫,亦得值遇诸佛世尊,于诸佛前,受菩提记。” 四、后后生中值遇诸佛获得法益:星宿劫说明贤劫千佛以后又有星宿劫,无量诸佛如列星罗布,形容诸佛无量无边,依大乘涅槃经说: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所亲近诸佛,无量无边,共有四依,依是依靠,如幼儿依靠父母。“初依:在地前,逢遇五恒沙佛。二依:在前六地,逢遇六恒沙佛。三依:在七、八、九地,逢七恒沙佛。四依:在十地,逢遇八恒沙佛。”此四依菩萨共需亲近二十六恒沙诸佛,才能获得无上智慧福德,最后自己成佛。依小乘说:一人若能成佛,必需修三大阿僧祇劫,福慧圆满,才能圆满佛果。第一大劫值逢七万五千佛,第二大劫逢遇七万六千佛,第三大劫值遇七万七千佛,行者必需于每一佛前亲近承事,供养植福。而蒙一一诸佛亲自授菩提记,将来才能成佛。 此中有贤劫诸佛,星宿劫诸佛,未说到庄严劫,因为庄严劫已成过去。此三劫的成立,是依据观乐上菩萨经说:“尔时释迦佛告大众云:‘我曾往昔,于妙光如来末法中,出家学道,闻是五十三佛名,心生欢喜,后教他人,他人闻已,转转相教,乃至三千人,异口同音,称诸佛名,深心敬礼,则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罪。其千人者,华光佛为首,至毗舍佛,于过去庄严劫中得成佛。此中千佛,拘留孙佛为首,至楼至,贤劫中得成佛。后千佛者,日光如来为首,至须弥相佛,于未来星宿劫,当得作佛。’”此上说明三劫中至少有三千佛出世。修弥勒净土行者,将于贤劫、未来星宿劫中值遇诸佛而获法益,并蒙授记。此中授记有二:现在得弥勒授记,如下文说:“若皈依弥勒菩萨成佛……见佛光明,即得授记”。后世蒙诸佛授记,即前文所说:“于星宿劫……于诸佛前,受菩提记。”事实上亦于贤劫中未来一切诸佛前,皆蒙授记作佛。 授记作佛在佛法中有何特殊意义?何故诸佛要为修行者授记?授记本是一种印证,或者说是佛的方便鼓励行者向上,给予行者无穷希望。诸佛皆获宿命,天眼诸神通妙用,得知行者功行,所得果报。这是诸佛的高见远瞩。同时证实有因必得其果。如国王为太子举行灌顶之大典,将来有资格继承王位。蒙佛授记亦有如此鼓励之意,能令他人起敬仰之心。这证明佛之慈悲不舍众生。主要是行者行位已高,必得诸佛之授记证明。 诸佛有三身,现以何身为众生授记?一说若为二乘或地前菩萨授记,唯是化身;若为地上菩萨授记,通于报身。今说化身佛亦为地上菩萨,应身亦为二乘,凡夫授记。如佛地论说:“神力加持而令暂见故。法身虽说法,说法与授记,义有异故,可方授记者,必是化身及他受用身也”。他受用身是为地上菩萨所示现,亦称报身。 我们每一人不可能都有出家的因缘,大都是居家修行,大可不必为结婚之事烦恼。有的怕结婚了会被生活所累从而耽误了自己的修行,怕影响自己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结婚生育后代也是正常的事情,也是... 今彩大师:俗姓方,江西雩都县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杀吃素。至三十后,深厌五欲多苦,三界无安,遂出家于福建长汀县报恩寺。具戒后,专志苦行,于赣州光孝寺执香灯,精洁虔恭,凡见之者,皆叹其诚。惜常住物,如护... ... 1.生平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讳圣量,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人。幼随兄读儒书,颇以传承儒家圣学自任,应和韩欧辟佛之议。后来,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出世缘熟,即投终南山南台莲华... 修道很久而未能与道相应,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妄想心在作怪。有了妄想心,把戒破坏了,把定破坏了,把慧破坏了。若有妄想心,持戒也不坚固,修定也不坚固,更谈不到慧力。妄想一生,攀缘心随着而来。因之,跟着万物转...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 导师,引导人到菩提正道的就叫导师。因为我们众生都是无明、颠倒的,虽然有趋乐避苦的生命本能,但往往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乐,什么是真正的苦。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