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梦中游历兜率天亲见弥勒菩萨讲经说法

憨山德清禅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憨山德清(1546年11月15日-1623年1月15日),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法号德清,谥号弘觉禅师,安徽全椒人,明朝佛教出家众,为临济宗门下。复兴禅宗,与紫柏真可是至交,被认为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主张三家思想的融合。倡导禅净双修,教人念自性佛,其思想见解颇与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相契。中国禅宗的祖庭—曹溪,经过憨山德清的锐意经营,由荒废恢复旧观,因此被称为曹溪中兴祖师。其功德巍巍,为后人所敬仰。

据《憨山老人梦游集》中憨山大师所记,在一次梦境之中,憨山大师梦见自己升向天空。当升到无边无际的高空时,又逐渐飘落下来,只见四周空空洞洞,没有一点东西。大地在空的下面,圆圆地像一枚镜子那样平滑光亮,有如琉璃镜的晶莹。远远望去,在无穷的天空中,现出了一座广大无比的楼阁,它铺天盖地,雄伟壮观。在楼阁中又现出了世间的人事往来,就连最小的市井鄙恶之事,也都容含在那里。在楼阁的中央,设一紫金焰色的宝座。大师心里想:“这大概就是金刚宝座了。”大师对这座庄严妙丽、不可思议的楼阁非常欢喜,想走近它,可是转眼又想:“为什么这在清凉的世界中,有这些杂秽的楼阁呢?”这念头只一起,楼阁即刻去远了。大师心中又想:“一切净秽的境界,都是由我心而生的。”大师如此思惟着心生万法的道理,楼阁又近了。

片刻之间看见金刚座前,侍立着许多身材高大、相貌庄严的僧众。这时忽见一位比丘从金刚座后面出来,手捧一卷经书,径直走到大师面前,对大师说:“和尚叫我把这卷经书授予你。”大师接过一看,全是黄金色的印度梵文,一字也不识。大师将经书收起后,即问那比丘:“那个和尚是谁?”比丘回答说:“是弥勒菩萨。”大师一听非常高兴,立刻跟随比丘到了陛下,瞑目敛念而立。过了片刻,忽然听到盘的鸣击声,大师睁眼一看,弥勒菩萨已经登座。大师即在菩萨前恭敬地瞻仰顶礼,只见菩萨的面容,晃耀着紫磨金色的光彩,世间再也没有比菩萨更壮丽了!

大师顶礼后心想:“今天菩萨特为我升座说法,那我就是当机了。”于是大师长跪合掌,拿出经卷翻开。这时弥勘菩萨开示说:“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

大师听到这里,身心忽然顿空,只觉得声音从空中历历传来。等到醒来,刚才梦境中话语如在耳中。憨山大师才知道,梦中所游,是兜率天弥勒佛阁。憨山大师梦中亲近弥勒菩萨,增加了他对弥勒净土的向往之心。此后,他在向信徒说法时,经常鼓励弟子发愿往生弥勒兜率净土。

【注】憨山大师梦中游历弥勒兜率净土的事迹,不仅是憨山大师对弥勒信仰的虔诚所感,更是高僧感应给后世修习弥勒净土法门的弟子所树立的榜样。作为现代的学佛者,不仅应当学习憨山大师为法虔诚的刻苦实践,更应当从大师弥勒感应中感受到弥勒菩萨愿力的不可思议,从而信奉弥勒净土法门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地藏经》 这是供养得福的,大家可能想,供养一定要买点香,买点水果、香蜡或供品饮...

这样回向功德会大得不可思议

这样回向功德会大得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个讨饭的女人,她捡了一枚金币,捡了一文钱,但是这一文钱是金币。她是讨口的女人,如果她这一文钱用在她自己生活上去,那不讨饭了,能可以够她半年或者一年的生活。但是她怎么想的?她想为什么我...

做事不执著,并不是随随便便做

做事不执著,并不是随随便便做

问: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 广钦老和尚答:办事情不执着并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尽心做,但做过就没事了。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不执着才能办好,如执着反而办不好,执着就没...

海涛法师《法句经的智慧语句》

海涛法师《法句经的智慧语句》

1.应伐欲稠林,勿伐于树木。从欲林生怖,当脱欲稠林。《法句经.道品二八三》 ※意喻:与其砍掉一棵树,不如砍伐心里造作的欲望之林,因为这些树林让我们心生恐惧与迷惑。 2.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矫箭,木匠之绳...

海涛法师《论因果》

海涛法师《论因果》

《因与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财富今生幸福是何原因?(果) 过去的功德因为你过去世有造善业。(因) 2、富有与贫穷为何有些人很富裕而其他人却非常穷?(果) 慈善他们富裕是因为前世他们热心于慈善事业...

星云大师:为何要学习

星云大师:为何要学习

学无止境!人生该学习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生命本身即是一连串的学习。学习有很多的方法,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各有不同的学习法。但是学习的精神和目标应该都是一样的。学习是为了: 第一,升华我们的人格: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