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弥勒净土法门及其现实意义(二)

弥勒净土法门的特征

弥勒净土分为弥勒上生的兜率净土和弥勒下生的人间净土两个净土,换句话说,弥勒净土是大乘佛教的天乘行果的兜率净土与人乘行果的人间净土的有机结合。弥勒的两个净土各具宗教职能和文化品性。兜率净土引导人们出世静修,是对信众持戒修善的福德报偿,具有浓厚的人生终极关怀色彩。而人间净土放眼未来,将人类幸福生活的希望寄托于遥远的将来,具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从宗教角度而言,弥勒法门设立两个净土是为了便于教化不同根性的众生;而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两个净土的设立可以在同一法门之内满足不同信众的不同的修行需求。简言之,弥勒的兜率净土和人间净土兼具出世和入世的双重特征,可以同时满足修行者的超越需求和现实需求。

超越性、神圣性是宗教的本质特征,是包括佛教在内的一切宗教的共性,弥勒法门也不例外。弥勒法门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弥勒法门具有佛教共有的出世品格。因为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是出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彻底摆脱六道生死轮回之苦。二是兜率净土具有非人间性、超人间性。为了教化众生的需要,佛教设立了无量无数的佛国净土,十方三世皆有净土,如弥陀净土、药师佛东方琉璃净土、《维摩诘经》中提到的众香净土和妙喜净土、《华严经》中所说的华藏世界等等。大乘佛教的佛国净土一般都是出离三界的,与我们生活的地球不属于同一个世界,也不在同一个空间。 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超越之境,是佛教徒神往的灵身的安顿处,也是修行学佛的最佳处所。在佛国净土,修行众生与佛菩萨在一起,可以亲耳聆听佛菩萨讲经说法,使道心坚固,永不退转。在无量无边的佛国净土中,只有弥勒菩萨所住的兜率净土没有出离三界。兜率净土在三界的最底层欲界的第四天,离人类世界最近,是天人生活的乐园。兜率天分为内院和外院,仅一墙之隔的内外院却是两番景象。内院是清净佛土,是弥勒和众弟子居住的地方,弥勒在此讲经说法,普度欲界众生。外院是秽土,是欲界天人的住所,天人们在此享受天界种种欲乐。可见兜率天本身即是一个兼具净土和秽土的复合体。往生兜率净土的众生有在兜率内外院自由往来的便利,既可以在内院静心修行,聆听弥勒说法,来世随弥勒下生人间而得道证果,又可以去外院自由自在地享受天人的快乐生活,这种集净土与秽土于一处,兼具出世和入世的双重特征,修道与享乐两不误的特色在佛教其他净土中是绝无仅有的。比起出三界的弥陀的西方净土,兜率净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自然使人间众生容易产生亲近感。再说,中国人自古就有对“天”的崇拜和敬畏,也有升天成仙的传说和民间信仰,因此对于中国的佛教信众来说,似乎兜率净土比西方净土在心理上更少一些陌生感和疏离感。难怪中国佛教的净土法门最早兴盛的是弥勒净土而不是弥陀净土。

出世解脱是佛教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佛教的最高宗旨。弥勒法门的出世特征充分体现在兜率净土上。《佛说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兜率净土的胜景:兜率天上有无数色相庄严的天子、天女,有无数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中有无量珍宝。种种金光艳色、奇树异果、花雨妙香布满兜率天宫。众天女轻歌曼舞,梵音天乐不鼓自鸣,皆演说大慈大悲法。兜率天宫的依正庄严绝不亚于弥陀的西方净土。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宗教的出世特征是人类追求无限的心理表征。渴望无限和永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需求,人类在有限的时空中生活,总是渴望超越有限的生命和人生。在尘世生活中,一个人很难超越环境、超越时代、超越历史、超越时空,更难超越自我。只有在超现实的宗教境界中,人的心灵才能暂时体验到趋向无限的神圣与快乐。弥勒的兜率净土的出世品格无疑能满足人们的超越需求。

中国历史上致力于弘扬弥勒教法,发愿求生弥勒兜率净土的历代高僧大德不乏其人,如西晋的道安及其弟子法遇等人、唐代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玄奘及其高足窥基、近代的虚云和尚、太虚大师等都曾发愿求生兜率净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笼罩覆盖了所有的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笼罩覆盖了所有的

很多人学习佛法是因为觉得做人很苦,或者生病,或者遇到困难,想找一个解决的方法而接触宗教。我个人觉得最好的是佛教,因为佛法告诉我们苦是怎么来的。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

《华严经》精华70句,字字珠玑,增大福报、大智

《华严经》精华70句,字字珠玑,增大福报、大智

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认的“经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其中最被推崇备至的,正是《华严经》,被称为“王中之王”。《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法中的「空」、「智」与「识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法中的「空」、「智」与「识

佛法中的「空」、「智」与「识」有何不同? 空与智是众生未被无明所惑之前的状况,或是修成佛之后再重新获得的(其实已本有,只是失而复现而已),空与智乃众生本体(称...

星云大师:增加营养

星云大师:增加营养

身体不好,要增加营养;体力不足,要增加营养。总之,人的健康,要靠增加营养来维持。 保持人体健康的营养,也不一定只靠食物、药物,或是什么珍贵的补品;其实,真正的营养,宽心、乐观、积极、爱人、明理、感恩、...

你供养地藏菩萨像,出入都有护法神护你

你供养地藏菩萨像,出入都有护法神护你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何等为十。】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一切众生,...

印光大师:不可赤体睡觉

印光大师:不可赤体睡觉

学佛之人,夜间不可赤体睡,须穿衫裤。以心常如在佛前也。 吃饭不可过度。再好的饭,只可吃八九程。若吃十程,已不养人。吃十几程,脏腑必伤。常如此吃,必定短寿。饭一吃多,心昏身疲。行消不动,必至放屁。放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