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弥勒净土法门及其现实意义(八)

弥勒法门与人间佛教

弥勒法门与人间佛教思想关系十分密切。近代以来中国民间的弥勒信仰已经日益世俗化,并逐渐与学术界和佛教界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合流。可以说,弥勒法门既是人间佛教思想的理论渊源,又是人间佛教思想在宗教实践方面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代佛教思想家和改革家太虚大师曾积极倡导人生佛教思想,大力弘扬弥勒教法,试图创立宗奉弥勒经典的“慈宗”。太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着眼于“人生”的改善与“世间”的改造,是“人间佛教”思想的理论先导。太虚大师的后继者慈航法师也力弘弥勒法门。除此之外,当代佛教界提倡人间佛教的高僧大德不乏其人,较有影响的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台湾的星云大师和圣严法师等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太虚大师的弟子印顺法师继承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理念,致力于倡导人间佛教,强调净土信仰应重在创建人间净土。印顺法师充分肯定了净土在佛法中的意义,也充分肯定了兜率净土的重要性。“因为佛在人间成佛以前,最后身菩萨在兜率天,从此而降诞人间的。释迦佛是如此,将来弥勒佛也是如此。” 但印顺法师也明确指出:弥勒信仰的重心不是兜率净土,而是人间净土。他说:“总之,弥勒净土的第一义,为祈求弥勒早生人间,即要求人间净土的早日实现。” 印顺法师公正客观地比较了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的特点,认为弥陀净土代表着佛果的究竟的清净庄严,弥勒净土则代表着在五浊恶世来实现理想的净土。就佛果功德的究竟圆满而言,弥勒净土不如弥陀净土。但就切身处世的现实世界来说,弥勒净土比弥陀净土更切合实际。印顺法师如此论说的目的在于强调弥勒法门的人间性、现实性,把弥勒净土视为人间佛教的范本,借此推进传统佛教的世俗化改革。由此可见,弘扬弥勒法门对于人间佛教的倡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佛法是治人治心的慧法,从佛法本身而言,佛法的终极目标是要把众生救度到解脱生死轮回的涅槃的彼岸。但从尘世利益即佛教的社会效用而言,佛教真正有益于社会人生之处在于佛教能在繁华喧嚣的俗世生活中疗救人心,安抚人心,促人向善,使人明慧。今天的社会之所以仍然需要佛教,原因就在于此。正因为如此,近现代学术界和佛教界的有识之士才大力提倡“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已经得到学术界和佛教界有识之士的普遍赞同。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四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将“人间佛教”思想确定为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因此,现代佛教必须淡化出世色彩,强化入世精神,只有这样佛教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的社会心理和时代氛围,才能吸引和感召更多的民众信仰佛教,才能使佛教既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能发挥更大的救世济人的社会作用。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你要德行够了,那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你要德行够了,那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因为不会做事,我就从十二岁发愿,向一切众生来认错、忏悔。我想我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有的时候做蚊虫、有的时候就做蚂蚁、有的时候做蜜蜂、有的时候又做毒蛇、有的时候又做老虎,这个六道轮回里都走遍了,得罪...

海涛法师《关于因果与病痛的问答》

海涛法师《关于因果与病痛的问答》

1.什么样的因果造成连体婴? 答:佛教道理很简单,你现在看到的果,都是以前造的因,为什么成为连体婴?搞不好你以前把两只青蛙、两只鸡绑在一起,你强迫动物在一起,然后它们要被切割才可以分开,你将来也就要被...

圣严法师《不上进的借口》

圣严法师《不上进的借口》

许多人误解不执著的真义,把它当成不上进的借口,人家往上爬,自己不一定要往上爬。例如有人得意洋洋地说:「做董事长有什么了不起,他吃饭睡觉,我也一样吃饭睡觉。」 人人都在努力求进步,自己却自暴自弃,还说是...

面对灾难切记勤念观音

面对灾难切记勤念观音

●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 ● 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常在家念观世音,管保不遭灾祸,多获祯祥。(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六) ● 念观音名号...

缘分,离不开珍惜二字

缘分,离不开珍惜二字

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所谓福分,就是能和有缘人共享人生的悲欢。 缘分浅的人,有幸相识却又擦肩而过;缘分深的人,相见恨晚从此不离不弃。有的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属上等缘;有的缘分是可遇亦可求...

圣严法师:禅的心灵环保

圣严法师:禅的心灵环保

环保一词,已是非常流行的现代语,它的意思是:保护我们生活环境的自然生态,使之产生自然的调节。如果破坏了自然生态的自然调节,就会为自然带来灾难,为人类的生存造成危机。 一、什么叫作环保 人类也是自然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