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弥勒净土法门及其现实意义(六)

弥勒净土往生条件的现实性

弥勒上生经中明确提出往生兜率净土的主要条件是持五戒修十善,只有持戒修善者才能决定无疑往生弥勒的兜率净土,不能往生兜率净土者也能在未来世弥勒下生人间时值遇弥勒而得度。五戒十善既是佛法,也是世间的伦理道德准则。根据佛法,修五戒十善只能获得人天小果,是不出三界、不出轮回的世间法。上生经中又明确指出不厌生死、不求断结的众生也能修学弥勒净土法门。因此,相较于弥陀净土法门,弥勒净土法门修学起来更容易、更方便,不像称名念佛的弥陀法门必须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西方净土。

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是达到无余涅槃,出离三界,脱离生死轮回。一般而言,佛教信仰和修持必须具有出离心,所谓出离心即是厌弃尘世生活,希望彻底解脱生死轮回之苦,到达涅槃彼岸的愿心。佛教教理认为,没有出离心的人,是不可能悟道解脱的。正如属于原始佛教阿含部的《佛般泥洹经卷下》中大迦叶对阿难所说:“其有不厌生死患者,终不得道”。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尤其是对于热爱生活、留恋人世的乐天派而言,出离心不是那么容易发的,即使佛教徒也并非个个都能发出离心。弥勒法门为那些未发出离心的信众提供了一方净土。据弥勒经典所说,没有出离心的众生只要广修福业、善业,也可以上生兜率天。更为重要的是,往生兜率净土的信众,将来可以跟随弥勒下生人间,在人间得度,修成正果,这对于那些留恋人世和人身的信众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这不是很难的事。你能够行五戒、持十善业,五戒都没有犯,在你临命终的时候,发愿往生。 你能念到阿弥陀佛一心不乱那个一心不乱不是开了悟的那个心,而是自...

海涛法师:读经和念经的功德一样吗

海涛法师:读经和念经的功德一样吗

问:请问读经和念经的功德一样吗? 海涛法师答:基本上你用嘴巴去读有口业的功德,乃至你念出来那种声音让众生听到有听到的功德,再来,你在念经的时候你若又用心按照经典的意思去相应又有这种智慧的功德,这个叫定...

宣化上人《新肺炎、欲、愛、情》

宣化上人《新肺炎、欲、愛、情》

各位善知识、各位同学、各位同修,和各位同愿: 我们生在这个娑婆世界,是最不幸运的人。这个娑婆世界,是无有众乐,但受诸苦,人心不古,道德沦亡;人人多数都是自私自利,你争我贪,你抢我夺,你害我,我害你,甚...

宣化上人关于大悲咒的问答

宣化上人关于大悲咒的问答

问:念观音菩萨,大悲咒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吗? 宣化上人答:可以。《普贤行愿品》就是归向极乐的。 问:有一位法师告诉他的徒众,不能持楞严咒,大悲咒。因为持咒会使天魔外道起恐怖心,...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前面从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信心的内涵及其功能作用,具体到净土法门,信心的法义又有哪些呢?蕅益大师的六信、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以及其他净土宗祖师从各个层面所谈的信心的含义,都是我等净业行人所要了解...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儒家书籍。孔子十五而志于学,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自利,乃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利他。而印光大师从小颇以圣学自任,效仿孔子,立志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