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2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22) ◎ 印海 著 第三庄严是每一水渠中之水具有八种功德:一清、二轻、三冷、四柔、五香、六美、七不损喉、八不伤腹。此水中具有八种功用,形容水质澄清,味美甘柔,饮者亦能除诸疾,这与西方极乐世界八功德水相似。但八味水是说每一色中具有八种滋味,或者于此功德渠中第四味中之柔味中具有八味,因为第一至第三中之清、轻、冷三种功德,并非属于味尘,而属于色尘。 其水上涌,绕梁栋间。于四门外,化生四华,水出华中,如宝流华。 第四庄严是味具足之八色水:并非向下流出是向上涌起,如同有色彩之喷泉,其高度达至宫殿之梁栋之间,于东西南北四门外,出生青、黄、赤、白四种颜色之华。八色水从华流出,同时四色华又从水而生,水、色交映,相激而成,如宝华流,天宫严丽非凡,奇景壮观,令人叹为观止!人间天上唯有此处才有此境,令人向往,希求上生。 一一华上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诸菩萨庄严身相。 第五庄严是于四门外生四华:每一华上又出现二十四位天女,身相、肤色极为微妙娴雅,如诸大菩萨,身有宝衣、宝饰物之端严身相。令人见之,肃然起敬。此中感有二十四位天女出现者,因菩萨修持身三、口四之七支净戒,可以防止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罪恶,再加离去三种心而受戒,即不执着有能受之人,所受之戒法,人法以外之对象。故成二十四种功德。 手中自然化五百亿宝器,一一器中,诸天甘露,自然盈满。 第六手出宝器功德:二十四位天女手中,自然变化出有五百亿宝器。宝器是由众宝所成的器皿,如瓶、壶等,能盛液体之物,此中宝器贮满诸天所饮用甘露水,甘露是饮料中最为贵重之物,饮用后能治百病,古人称为不死之药,是一种灵丹妙药,饮用可以长生不老,能疗治老病死之苦痛。此表示弥勒上生时,诸众天人皆得佛法妙味,由信而行,将能脱离生死大患。 左肩荷佩无量璎珞,右肩复负无量乐器,如云住空,从水而出,赞叹菩萨六波罗蜜。 第七天女自佩璎珞:诸位天女除手中捧着百亿宝器盛满甘露外,左肩又能负佩了无量璎珞。璎珞是一种庄饰品,如同宝铃,能发微妙音乐,天女右肩又挂荷了种种乐器,诸位天女身负无量乐器,从八色水上现出,如同瑞云安住在虚空之中,不动不摇,异口同音,赞叹菩萨所修六度法门。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此三种属于福德门,换言之,若想有大福德(报)应修持以上三种功德。布施是一种喜舍,一种自我牺牲,自他皆得利益。持戒是不作众恶,唯行诸善,菩萨的持戒,不但不作恶业,且能积极的广作利生善业,从内心到身口活动无不以利生为前提,这是大乘的戒行。忍辱是慈悲的流露,瞋恚的降伏,菩萨能随智慧行,观察众生苦难无边,兴起悲悯,不忍生起瞋恚,恼害有情。菩萨救济众生唯恐不及,何有害心,瞋心去远离他们,逼迫他们?禅定,智慧二度属于智慧门,要想获得较深智慧,必以禅定为工具,定是净心功夫,妄心如渗杂泥土之浊水,定如明矾,有沉淀泥沙作用。内心一旦获得安定、清净,则对一切问题才能彻底的认识,究竟豁通。所以禅定不但是出世间甚深难解之佛法需要它,作为工具与方便,对世间的透视,亦不能疏忽它。智慧是对人生宇宙的一种观察妙用,经过禅定静虑的智慧,有它的不共世俗观念的看法,圣贤的伟大,除福德外,是著重在智慧的增上。求智慧,除去多闻熏习外,主要是能由闻而思而修。进而获得现证慧,再得无漏慧,勘破无始无明,豁然大悟,洞察宇宙实相。这五度之福德,智慧二门,都应以精进度作为推动力,在不断的警策向上向善,为法为人的菩萨无有暂时放下、休息,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休,因此值得天女们赞叹! 相关文章丈夫天天喝酒玩乐,是否还要给他回向问:我的家庭不和睦,丈夫天天出去喝酒、玩乐,劝说也不听。我以前放生、印经等,所做功德一直也是为他回向的,可是现在我认为回向会增加他的福德,这样他继续喝酒、玩乐,是否还要给他回向? 大安法师答:你的家... 达照法师:持名念佛五字要诀在宝坛寺讲《楞严经》,课间休息,有人提问:念佛修净土的人如何才能真正走上修道的正路,念佛念到什么境地才能放下,念佛的入门方法、功夫见地如何?我给他们讲了真正修持名念佛的五字要诀,就是让大家端坐凝神之后... 正净法师: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五)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 证净法师主讲(五) 【无见是真见, 有见即随尘】 说自己见性了,那就是没真的见。说自己见性,就有一个我慢、自我的心,就是我相。见无所见为真...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后空余手一双悲欢离合朝朝闹,富贵穷通日日忙;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后空余手一双。 《醒世歌》明憨山德清 这是明代憨山大师的〈醒世歌〉,警示我们应该有理想、有目标,并能持续不懈怠,为国家、为社会大众服务,做些有意义... 在工作中「默默努力」未必很好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凡事退让忍耐、不与人争;而且要默默努力付出,别问成果如何;更不应该常常跑到老板面前报告自己做了什么好事。这跟现实社会的成功术似乎刚好相反,是不是佛教... 如孝法师:被奉为“经王”,《华严经》̴《华严经》是佛陀的本怀,是佛陀从法性当中自述法乐用“华严”成就生命的庄严、毫无保留的叙述。佛陀的心犹如一个磁场、一个程序、一股清流,弥漫在法界,对于有因缘的众生给... |